‌·

让高质量发展“新”中有“数”

——贵阳高新区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开辟新领域、制胜新赛道

来源:贵阳日报     2023年05月26日        版次:T08    作者:

  贵阳高新区一角。

  ▲贵州汉方工作人员正在打包产品。

  ▲工人在贵阳弗迪电池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忙碌。

  ▲贵州达沃斯光电有限公司生产现场。

  作为省、市大数据发展的核心区之一,贵阳高新区瞄准产业、科技、人才三大主攻方向,积极推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双轮驱动”,大力发展数字经济,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不断开辟新领域、制胜新赛道。

  “融”经济发展,“融”产业创新,“融”绿色生态,“融”生活服务……如今,大数据让贵阳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的道路越走越宽广,呈现出产业加快聚集、行业深度融合、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信息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的良好态势。

  

  ■两化融合 激发“智造”新活力

  “采用工业4.0标准建设的智能化工厂,配料、涂布、辊压、叠片、装配、烘烤、检测等关键工序,都实现了自动化装备、信息化管控、智能化决策,智能化程度很高。”贵阳弗迪电池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2019年1月,比亚迪公司与贵阳高新区签署《智能制造产业园投资合作协议》,成立贵阳弗迪电池有限公司,规划建设比亚迪智能制造产业园。2021年,这个智能工厂建成投产。投产后,贵阳弗迪电池生产的刀片电池已通过安全性要求最苛刻的针刺测试。

  借力智能制造,弗迪电池不仅让电池安全性能得到极大提升,还使成本下降30%。2022年,贵阳高新区新能源汽车产业产值首次突破100亿元,成为首个工业百亿级产业。

  除了和弗迪电池一样带着高科技、新技术加入“智造”大军的招商引资企业外,也有本地传统工业企业借助大数据实现加速转型,贵州汉方药业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

  从2015年开始,贵州汉方药业就探索大数据与传统药业的产业融合之路,引入多条全自动化生产线,并搭建起集智能生产、设备自动控制、数据自动采集分析等为一体的企业大数据平台。截至目前,该企业已获评贵州省千企改造工程龙头企业、贵州省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贵州大数据+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等称号。

  贵州雅光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通过智能化升级改造一条生产线,工人数量降至原来的三分之一,优品率从62%提升到95%,产量提升了58%。

  ……

  在大数据的赋能下,贵阳高新区工业化信息化融合步伐不断加快。统计显示,贵阳高新区已培育出航宇科技航空锻造智慧工厂等24个智能制造典型试点示范项目,其中两个项目入选国家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

  近年来,贵阳高新区牢牢把握“高”和“新”的发展定位,以新型工业化为主攻方向,不失时机地加速产业集聚发展,紧扣重点产业建链、强链、补链、延链开展产业链招商,引进含“新”量和含“金”量高的重大项目,推动“产业集聚”向“产业集群”发展,基本形成了以大数据电子信息和先进装备制造产业为主导、新能源汽车产业为特色的“两主一特”现代工业体系。

  

  ■“新”中有“数” 绿色产业结硕果

  大数据除了在工业上推动新型工业化发展,在绿色环保节能上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近日,贵阳高新区企业贵州汇通华城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汇通华城)荣获2023年贵州省“专精特新”企业称号。“我们聚焦中央空调控制与节能领域20多年,率先将变流量模糊控制技术应用于中央空调节能控制中,不断在大型工业企业、轨道交通、数据中心等业务板块内寻求技术革新,探索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在中央空调节能系统从智能化向智慧化提升过程中,逐渐走出一条自己的‘专精特新’发展之路。”汇通华城行政总监郭云霞说。

  已开通运行的贵阳轨道交通1号线乘车环境舒适,这背后有汇通华城SECEMS系统智慧运行的功劳。该系统根据轨道交通站点的内外温度、人流量变化等情况,按需供给冷量,最大限度降低能源能耗,已在北京、上海、武汉等全国各地的400余个地铁站点投入使用。同时,汇通华城开发的CMS系列中央空调能源管理系统,成功在全国投运中央空调节能项目3000余个,包括全国政协大楼、水立方、国家博物馆、北京政务中心、上海世贸广场等大型公共建筑。

  截至目前,这些项目全年总节电量达23.05亿千瓦,平均节能率达到29.6%,折合标准煤76.13万吨,减少碳排放172.89万吨,每年为客户创造节能价值超过18亿元……历数这些节能“成绩单”,郭云霞认为,正是贵州蓬勃发展的大数据产业,引领汇通华城助力大数据与实体经济、绿色经济深度融合。

  作为全省高效绿色空调工业设计中心、中央空调节能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汇通华城每年投入600万元至800万元的研发经费,开展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创新活动,加快数字化应用服务,同时不断将管理体系覆盖至产品技术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和服务等各个环节,主编行业国标引领行业技术进步。截至目前,汇通华城已获得知识产权188件,其中发明专利32件,先后荣获贵州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专利优秀奖等荣誉。

  贵阳高新区的绿色产业来源于高新区自设的“绿色门槛”——围绕电子信息制造、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产业“两主一特”产业及软服业开展产业招商,严格把好入门关,走节能、减排、降耗路线。不符合园区产业引进政策、环境功能区划、园区规划环评要求的项目,一律不予引进,积极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前沿科技产业,为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绿色贡献”。

  ■数字赋能 发展环境再优化

  “一码贵州”是由高新区大数据企业贵州电子商务云运营有限责任公司建设运营的。在微信中搜索“一码贵州”小程序进入主界面,全省9市州的精选“黔货”跃然“屏”上。同时,根据用户的实时定位,平台还囊括了旅游景点、优质民宿等信息,吃住游用应有尽有,操作起来方便快捷。

  在高新区成长发展的贵阳朗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探索出以实体医院为依托的“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模式,在医疗信息服务、“互联网+专科”建设、智能便携式健康检测设备、5G技术应用、药品流通等领域完成业务布局,成功打造出朗玛医疗健康生态圈,把优质医疗资源送到群众“家门口”。

  智慧出行、远程医疗……多样的数字应用场景,让数字生活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人民群众的重要生活方式。

  大数据关键在用。一直以来,贵阳高新区以大数据的“融”与“用”搅动一池春水,通过多种渠道培育打造了一批大数据应用场景。2022年,贵阳高新区累计在15个行业细分领域实施大数据与实体经济融合,并在大数据与货运物流、新能源、政务服务等5个领域融合实现新突破。

  其中,在大数据与货运物流方面,依托贵州梵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打造了“哆啦好运”整车物流数智服务平台,目前该平台累计承运及管理货源规模超过7000万吨,企业货主超过5500家,累计完成运费交易GMV规模超过30亿元,在全省已建成并投入运营35家好运司机之家服务站,为全省运力提供车后综合服务。

  接下来,贵阳高新区将持续深挖应用场景,加速各领域数字经济融合。以数字化场景应用为依托,在智慧城市、电子商务、智慧旅游、智慧农业、智慧医疗、智慧教育等重点领域和场景中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以数字经济赋能为抓手,在工业制造、农业生产、公共服务、应急管理等领域实施新型基础设施植入和升级工程,发挥数字“新引擎”作用。

  

  亮点点击

  贵阳高新区——

  14家企业亮相数博会

  今年,众多国内头部企业、世界知名企业、国际友好城市相继确认参展数博会,不断扩大的“朋友圈”,正彰显出数博会的魅力。在这样的国际盛典中,来自贵阳高新区的14家企业也确认参展,展现“高新”魅力。

  据了解,为进一步加强招展工作进度,拓宽招展领域,创新招展方式,贵阳高新区在全区范围内下发《2023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高新区招展通知》,重点拜访一批投资规模大、市场前景好、具有突出带动作用的大数据及相关企业参与,最终有14家企业确认参展。

  14家参展企业中,贵州航天云网有限公司、贵州派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将亮相W1馆;贵阳大数据交易所有限责任公司将亮相于E1馆;贵阳信息技术研究院、贵阳块数据城市建设有限公司、贵州蓝天创新科技有限公司、贵州兆安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云上广济(贵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贵州天地通科技有限公司将亮相W2馆;贵州仁泰科技有限公司、贵州智诚科技有限公司将亮相W3馆;贵州由你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中国航发贵州黎阳航空动力有限公司、贵州中科维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将亮相E2馆。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易颖 杨蕾 杨婷/文

  贵阳高新区融媒体中心/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