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在“东数西算”产业合作会贵阳大数据科创城暨服务器产业链招商活动上,业界知名专家和企业代表聚集一堂,围绕“东数西算”工程实施过程中的产业趋势、行业痛点、技术应用等方面,七位嘉宾分别作了主题分享,从不同角度阐述观点、激荡思想,旨在共谋合作、共话发展,汇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力在“东数西算”赛道上实现互促共进。
中国通信工业协会数据中心委员会理事长、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总信息师金和平:
中国IDC产业已跨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中国通信工业协会数据中心委员会理事长、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总信息师金和平以“中国IDC产业发展机遇与挑战”为主题作了分享。
IDC,即互联网数据中心。金和平指出,当前,中国IDC产业已跨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打造零碳数据中心、加强产业协同、保障综合安全、应用智慧系统,正成为产业链各相关方业务发展的重要方向。
“高质量发展阶段,数据中心产业发展应统筹现在与未来、兼顾增长与质量。” 金和平说,未来,随着大型及超大型、高密数据中心成为主流趋势,以及前沿绿色技术进入规模应用阶段,数据中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将上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
金和平认为,伴随着中国IDC产业发展向高效集约、绿色节能、安全可靠、智慧自主的高质量发展方向推进,产业重心将向“东数西算”枢纽地区倾斜,产业布局也将趋于平衡,产业与大数据、AI等结合会更加紧密。
粤港澳大湾区大数据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李琳:
“东数西算”的本质是国家算力基础设施化
粤港澳大湾区大数据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李琳以“从‘东数西算’到国家算力网”为主题,与嘉宾展开交流。
“‘东数西算’的本质是国家算力基础设施化。”李琳指出,“东数西算”工程中,我国从国家战略、技术发展、能源政策等多方面出发,首次将算力资源作为基础资源,统筹布局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助力我国全面推进算力基础设施化。
李琳表示,“东数西算”作为推进算力基础设施化的第一步,应坚持整体性能和综合成本最优的算力产业发展道路,布局建设城市算力网、行业算力网,促进算力使用的低成本、低门槛,真正实现算力像水电资源一样“随用随取”。
华为云赋能云中国区总经理陈玙:
助力贵阳贵安持续建设数字经济高地
“在赋能行业、融通创新的路上,贵阳贵安与华为始终携手同行。”华为云赋能云中国区总经理陈玙以“赋能行业,融通创新,华为云数智赋能之路”为主题作了分享。
陈玙介绍,贵州丰茂东投物流有限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危险化学品运输的公司和贸易公司,基于公司的业务发展需求,丰茂物流选择华为云为其提供数据存储、云服务、网络优化等一站式服务。同时,该企业引进华为云RPA,实现监管数据填报自动抓取,操作效率提升500%,在ETC发票整理、开具、打印等流程实现自动操作,效率提升24倍,数据准确率达100%。
“未来,华为云将继续联合本地政府、企业,在融通创新公共服务平台的基础上,联合各方创新的‘星星之火’,面向贵阳贵安开展应用构建,以赋能云为基础,成就一批贵阳贵安数字化标杆企业,并立足贵阳贵安,携手生态伙伴,加速企业数字化转型与产教融合,构建高质量产业生态体系,助力贵阳贵安持续建设数字经济高地。”陈屿说。
招商局集团数字化中心副主任王涛:
“云”技术不是孤立存在的
“今天我们讨论了很多关于算力的问题,从企业的角度看,企业在算力平台之上的转型,要从经营角度来选择技术,关心技术如何与生产、业务相结合。”招商局集团数字化中心副主任王涛围绕“以行业云+大数据助力产业转型升级”主题进行了分享。
王涛表示,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兴起,传统行业不断寻求建立可洞察、全交互与泛连接的数字化能力,希望颠覆现有的业务模式与竞争格局,获得更长远的技术提升。
“但是,技术不是孤立存在的。”王涛认为,不同的云技术,真正落到产业上时,有很多定制化空间。所以在实际应用中,不能只做一个云的底座,而要根据业务流程逐步优化。
“‘十四五’以来,招商局在数字化战略中将新技术与产业融合作为重点方向,围绕行业应用、数据应用、产融应用,打造从云技术、云应用到云运营的综合能力体系。”王涛表示,希望将来有更多的云技术、大数据技术被更加完善地应用在各行各业中,推动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
易鲸捷首席科学家、CEO武新:
分布式数据库为“东数西算”提供更多保障
“技术发展到今天,数据库‘云化’势不可挡,分布式数据库已成为国内数据库的主流架构。”易鲸捷首席科学家、CEO武新,以“数据库发展趋势展望,分布式助力东数西算”为主题进行了分享。
“以金融行业为例,目前国内数据库依然大量依赖国外技术,这可能是未来将要面对的风险和挑战。”武新表示,现有的数据库主要为集中式数据库和分布式数据库。分布式数据库现在正处于增长期,是未来支撑核心、关键业务系统的主流数据库技术,也是目前国内数据库的主流架构。未来一段时间,国内集中式数据库将与分布式数据库并存,集中式满足中低端、非核心应用,分布式更适合核心、大型应用。
“分布式数据库具有弹性计算,容错能力强的内生优势。”武新说,近期,易鲸捷分布式数据库QianBase在与银行合作的实际应用中,已能满足银行99%的需求。
武新表示,分布式数据库还将为“东数西算”工程提供数据要素的规模化存储、数据要素跨地域迁徙、东西部算力的优化配置、供应链风险与IT基础底座系统性风险化解四种服务。他希望,分布式数据库技术的不断进步,能为“东数西算”工程提供更多保障,推动大数据技术在更多实际工作中发挥更高的效能。
云上鲲鹏董事长向静:
AI算力已进入爆发式增长期
“贵州大数据产业有良好的基础,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借助自主创新浪潮发展算力产业。”云上鲲鹏董事长向静围绕“鲲鹏展翅,构建区域产业链生态”主题进行了分享。
“贵州省是国家级大数据中心、大数据创新型试点最多的省份之一,贵阳贵安的地理优势、政策优势、营商环境优势都为持续发展大数据产业打下良好基础。”向静表示,在大数据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贵阳贵安更需要紧抓机遇,布局新的产品形态,思考如何让算力融合实体产业,赋能各行各业。
“当下,以ChatGPT为代表的AI大模型与AI应用浪潮,正催生海量AI算力浪潮,AI发展已越过‘奇点’,AI算力也已进入爆发式增长期。预计到2030年,全球AI算力将增长500倍。”向静认为,算力产业已迎来更强机遇,应更多布局AI服务器,为贵州、贵阳贵安各个行业提供AI算力保障。
向静表示,接下来,云上鲲鹏将持续推动软硬件产业协同发展,推动算力产业赋能贵州实体经济创新融合,携手更多伙伴共建产业生态,助力贵阳贵安数字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
摩尔线程首席GPU产品官董龙飞:
有多少算力,就有多少智能
“在人工智能行业,有一句话叫‘有多少数据,就有多少智能’,我相信在未来,这句话将转换为‘有多少算力,就有多少智能’。”摩尔线程首席GPU产品官董龙飞以“全功能GPU助力AGI时代的算力新基建”为主题进行了分享。
董龙飞表示,随着大数据应用、AI技术的发展,人们对算力的需求越来越大。“大模型”能够对AI进行训练和微调迭代,让AI从“手工作坊”变成“工厂模式”,使AI的通用性更强,从而更广泛地赋能各行业,加速AI产业化进程。而“大模型”技术的提升,需要巨大算力的支撑,算力发展的上限,将限制人工智能的发展。
“全功能GPU,作为AI计算加速引擎、现代图形渲染引擎、视频编解码引擎、物理仿真与科学计算引擎,是支撑未来技术与场景演进的核心算力。”董龙飞介绍,摩尔线程全功能GPU,实现从芯片研发制造到大模型智算中心交付的闭环,支持大模型数据中心建设。全功能GPU技术的持续发展,将全面助力大模型算力产业发展与智能中心建设。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汤欣健 梁俊鹏
(《在“东数西算”赛道上互促共进 》由贵阳日报为您提供,转载请注明来源,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