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全国实施3000余个中央空调节能项目,年减碳总量等同种4.32亿棵树

汇通华城:精耕“慧”节能 闯出大市场

来源:贵阳日报     2023年07月21日        版次:A04    作者: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肖嬿 王丹丹 曹亚星

  七月,走进贵州汇通华城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汇通华城)500平方米的仿真车间,像是走进了一片制造“清凉”的世界——

  48台约两米高的水冷式空调节能控制机柜,在此整齐地排成两列;每台控制机柜的脚下,连接着笔记本电脑大小的方盒子,“盒子”里装着北京市轨道交通17号线各站点水冷式中央空调的相关设备及温度数据。

  完成最后调试之后,这些机柜将远赴北京轨道交通17号线正式“上岗”。

  如果没有精准算法的助力,这一批节能控制机柜的调试工作,需要远赴北京实地操作数月才能完成。而如今,在贵阳的仿真车间里,只需要4名技术人员即可远程仿真调试,节省生产成本逾70%以上。

  汇通华城位于贵阳高新区沙文园区内,是“土生土长”的贵阳民营企业,在生态节能方面成绩亮眼。据统计,汇通华城通过输出水冷中央空调节能技术,每年在全国实现总节电量达23.05亿千瓦时,相当于1.5个大型水库年发电总量;减少碳排放172.89万吨,按照一棵树每年可以吸收并储存4千克二氧化碳计算,相当于每年种下4.32亿棵树的碳吸收总量;为客户创造节能总价值超过18亿元。

  作为国内水冷式中央空调节能控制领域的首个产品技术标准制定者,汇通华城至今已在全国各地实施了3000多个中央空调节能项目。企业在全世界率先将模糊控制技术应用于中央空调控制领域,并据此开发BKS系统,被业内誉为中央空调控制领域一项革命性技术,至今已获得32项发明专利。

  

  一次技术研发 成就“全国第一”

  因为地域气候优势,空调并不是贵阳人生活的必需品。为国内夏季高温城市提供水冷空调智能节能技术,完全源于汇通华城领军人蔡小兵20年前的一次“无心之举”。

  这一个“无心之举”,让“爽爽贵阳”于无形中再次夯实节能技术输出生态之城的美誉。

  蔡小兵毕业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系,曾从事军工厂软硬件产品开发及VCD解压芯片的研发。20年前,他在贵阳管理一家酒店的过程中,发现酒店的中央空调十分耗能,为了节约开支,他潜心研发了酒店中央空调节能技术。该项技术让酒店当年节电超过70%,燃气消耗减少30%。业内同行闻讯而来,参观并想购买相关节能技术,为中央空调节能技术商业化提供了契机。

  但水冷式空调在贵阳的使用率并不高,相关节能技术的推广必须面向全国市场。

  为迅速占领市场,蔡小兵于2002年创新营销模式,在国内率先采用“投资性销售”方式推广产品,即企业先免费为客户提供和安装设备,只在约定的投资回收期内分割客户一定比例的节能收益,用户不用花一分钱和承担任何风险就能分享节能效益。投资回收期结束后,全套节能设备无偿转交给用户。这种销售模式,让汇通华城很快打开了销售市场。

  蔡小兵后来得知,团队自创的“投资性销售”模式,其实就是国际上一种全新的节能机制——EMC(合同能源管理)。

  2002年6月,贵州汇通华城楼宇科技公司成立,企业专注于中央空调节能领域,专研节能控制技术开发和节能设备制造。至2005年底,汇通华城在水冷空调节能领域做到了全国第一。

  2011年11月,由蔡小兵团队组织编写的国家标准——《中央空调水系统节能控制装置技术规范》正式批准发布,对推动中国中央空调节能产业的技术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深耕节能领域 “智”控中央空调

  如何让中央空调实现节能降耗?

  简单说,就是空调系统会根据室温下降或上升的变化,自动停止或开启运行。当空调运行机组出现故障,系统还会自动代偿、提示检修,并自动调节运转不同的机组。

  在汇通华城的生产车间,行政总监郭云霞告诉记者,企业近年来在空调智能化节能技术领域不断深耕,研发生产了机房值守机器人、一体化柜机制冷等新科技产品,让中央空调节能降耗服务变得更加智能。

  汇通华城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全国各地的电子工厂、医院、办公楼、酒店、机场、地铁等大型公共建筑及设施,这些场所需要非常稳定的温度和智能化服务。而汇通华城在全国同类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的原因是:不仅关注中央空调主机节能,更着眼长远,聚焦整个空调系统节能进行研发。

  汇通华城近年来研发的“云+暖通空调服务”能效云平台,可实时监控千里之外的项目现场,只要发现哪里的能效指标超标,位于贵阳总部监控中心的工作人员会立即通知项目所在地的服务工程师“对症下药”,为用户提供精准、科学的智能节能控制方案。

  云平台还能结合产能、天气、客流量等众多因素,提前预判出人们所需的空调量。

  目前,汇通华城研发的节能技术,已辐射至北京、上海、广州、苏州等25个全国一二线城市,产品和服务供给方包括京港高铁各站点、全国政协办公大楼、水立方、国家博物馆、上海世贸广场,北京、上海、武汉、贵阳等地的地铁站点等。

  延伸产业链条 促可持续发展

  “走别人不走的路,吃别人未吃的苦,这是汇通华城20年如一日精益求精的坚持。”蔡小兵说。

  20年来,汇通华城每年投入技术研发费用达600万元至800万元。面对每一个攻坚项目,研发人员废寝忘食、反复调试,直至完美。

  近年来,面对竞争激烈、赛道狭窄的空调节能市场,汇通华城立足于客户实际需求,开辟新赛道——将产业链从研发、生产、销售延伸至运维保障服务体系。

  “中央空调节能系统包括主机、水泵、风机以及管网。整体运行系统要实现高能效、低能耗,需要全方位服务支撑,而汇通华城就能打包提供这样的服务体系。”蔡小兵举例,汇通华城在京港高铁各个站点上共配备了70多名员工,从装配、调试、监控节能系统,到运行维护,全部满员满岗。

  “没什么成功诀窍,就是专注、精细。”蔡小兵说,空调节能售后维护工作虽然很累很苦,却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长远之计。唯有从别人不肯走的地方出发,才能蹚出一条可靠的生存之路。

  从珠三角、长三角购入生产资料,销售市场主攻华东、华南、华北地区,企业总部却一直在贵阳,汇通华城坚守贵阳20余年,缘于一个“情”字。

  “2006年企业资金链断裂,差一点就死掉。”蔡小兵对往事记忆犹新,生死存亡关头,贵阳高新区为汇通华城提供了1000万元的无抵押贷款担保,让企业顺利渡过难关,“没有爱护企业的地方政府,就没有汇通华城的可持续发展。”

  ■记者手记

  弘扬新时代贵州精神 走出“高精尖”发展路子

  20年如一日,贵州汇通华城在水冷中央空调节能技术研发领域精益求精地持续探索,不仅让自己成为国内相关行业标准制定者,更生动诠释了“团结奋进、拼搏创新、苦干实干、后发赶超”的新时代贵州精神。

  企业领头人蔡小兵的创业故事,贵州人早就耳熟能详,采访中,我们更关注这家企业如何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狭窄赛道上保持优势。

  “走别人不走的路,吃别人未吃的苦。”“没什么成功诀窍,就是专注、精细。”蔡小兵的回答,掷地有声,令人深思,让人肃然起敬。

  作为贵州本土优秀企业的代表,汇通华城近年来乘着生态文明建设和数字经济发展的东风,在节能技术领域走出独一无二的“高精尖”路子,生动诠释了何为“抢抓机遇”“拼搏创新”;坚守一个行业做专一个领域,面对赛道狭窄的市场竞争,主动将产业链伸至售后服务体系,延长企业生命线,拓出新赛道,这是“苦干实干”的真实写照。

  扎根贵阳沃土,弘扬新时代贵州精神,汇通华城将在“高精尖”发展之路上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