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粮食、运河与白银》:

从经济学角度看中国历史

来源:贵阳日报     2024年05月15日        版次:A07    作者:

  回望历史,就如转动一个万花筒,那些过去发生的事实在不同的角度下,呈现出不一样的景象。即便是对同一个历史事实或话题,不同的人也会有不同的解释,这恰是历史的迷人之处。《粮食、运河与白银》一书有个副标题,“从经济学角度看中国历史”,揭示了该书的主旨,即从粮食、运河、白银等视角来观察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脉络,讲述古代中国历史和经济之间有趣的互动。

  民以食为天。该书认为,“粮食”在古今中外的历史中都发挥着“国之根本”的作用。中国古代关于“国之根本”的论述通常有二:一是《左传》所说的“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祭祀祖先神明与兵事守土开疆,无疑是一个国家的两件大事,前者形成了国民的集体共识和相似的价值底色,后者给域内国民提供安全感;二是儒家圣贤以“礼乐”作为国家根本,礼崩乐坏之日便是国家行将消亡之时。但《粮食、运河与白银》一书认为,与军事、祭祀、礼乐相比,粮食是更为底层、更为本质的国之大事,没有粮食的保障,一切都无从谈起。读懂了中国大地上的粮食,方能更好地理解中国历史的进程。

  作者从中国主要粮食品种的演进为出发点,谈及粟类、麦类、稻类交替成为中国农耕大地上“主角”的背后故事。要言之,当一种主流的粮食作物无法满足人口增长的需求时,便有新的粮食品种登上历史舞台。随着“大航海时代”美洲新大陆的发现,美洲的农作物如玉米、地瓜、土豆、花生、向日葵、辣椒等于明朝年间陆续传入中国。适应性极强、产量极高的玉米、土豆、地瓜等品种在中国大规模种植后,中国的人口顿时起飞,明末清初时已达1.5亿,在清朝“康乾盛世”时达到3亿。相反,如果人口减少和饥民遍地,也会让强盛的王朝陷入动荡之中。

  人的生存需要交换。作者认为,中国古代的钱主要是指铜钱和白银,黄金只在很短的时间里具有货币功能。古代经济的发展受到这些金属货币供应量的强烈影响。当经济总量增加的时候,王朝管理者渴望有与之相匹配的货币供应量,要么想办法提高金属货币的供应量,要么采用其他一些有价证券,比如纸币或者盐来作为货币等价物。金属货币的短缺会带来通货紧缩,这曾经令许多王朝痛苦不堪,有的王朝不惜铤而走险,用劣质货币或泛滥的纸币来渡过危机,最终不过是饮鸩止渴。

  要想富,先修路。货物的流通离不开路:陆路、空路、水路。在古代中国,“遇山开道、遇水搭桥”的陆路建设成本太高;空路没有技术支持;水路成了最廉价的交通方式。其中,水路包括漕运和海运。

  漕运中,在隋朝横空出世的京杭大运河,彻底改变了此后千年中国历史的走向。我们知道,中国的地势西高东低,大江大河整体的流向是东流如海。我国在广阔的疆域中,缺少沟通南北的水系,南北之间交通不便,也在动乱的年代形成南北分治的状况。历史上先后人工开凿过数条沟通南北水系的运河,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的京杭大运河可算人间奇迹。

  海运的发展直接成就了海上丝绸之路。我国有漫长的海岸线,从东北蜿蜒辗转向西南,漫长的海岸线加上可以从海洋驾船驶入的一些大河,比如长江、黄河、钱塘江、珠江、闽江等河岸,是中国文明史上不可忽视的存在。早在公元前,古代中国的邻海就有海外贸易的历史记载。在造船技术、导航技术不发达的古代,人们借助季风和洋流等自然条件,利用传统的航海技术横跨大洋,开展贸易和文化交流的海路网络,形成了以海上丝绸之路为基础的海洋文明。

  总之,该书对影响历史进程的粮食问题、土地问题、食盐问题、货币问题、交通问题、贸易问题、技术问题等都作了充分的阐述,为读者利用经济规律分析历史和现实,提供了有益的线索和启发。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郑文丰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