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车6年“大修”5次 龙凤大桥为何屡修屡破?

清镇市市长走进贵阳日报传媒集团“融媒问政面对面”节目回应群众关切

来源:贵阳日报     2024年08月09日        版次:A03    作者:

  清镇市龙凤大桥桥面坑洼破损。

  扫码看视频

  扫码反映问题

  通车6年,“大修”5次。清镇市龙凤大桥自通车以来,桥面反复出现坑洼破损的情况,影响群众出行。桥面为何屡修屡破?后续将如何维护?近日,清镇市委副书记、市长吴永康走进贵阳日报传媒集团“融媒问政面对面”节目,回应群众关切。

  自2022年2月以来,贵阳市融媒问政平台不断收到市民反映龙凤大桥桥面坑洼破损的问题。据了解,龙凤大桥长370米、宽35米,连接清镇职教城时光校区和乡愁校区,是清镇城区往来站街、卫城等7个乡镇的主要道路。自2018年2月建成通车以来,已“大修”5次,最近一次修复是去年3月份,平均一年多“大修”1次。

  今年6月中旬,记者前往龙凤大桥走访发现,桥面双向均存在多处不同程度的破损、坑洼,路侧多处沥青出现挤压变形和隆起的情况,桥梁两侧护栏还有生锈的情况。因桥面不平,途经车辆大都颠簸前行。采访中,不少车主和周边居民表示希望相关部门能彻底解决桥面问题。

  龙凤大桥为何屡修屡破?清镇市委副书记、市长吴永康在接受“融媒问政面对面”节目专访时回应:“根本原因有两个,一是大桥设计不能满足通行要求,大桥是按市政桥梁标准规范设计的,但实际运行中,大量货车超限行驶致‘病害’加重;二是桥身为箱式钢构,因排水功能等不足,特别是夏季雨水多温度高,易使桥面挤压变形。”

  针对群众关心的维护问题,吴永康表示,清镇市已组织研究大桥维修及“病害”防治技术方案,但目前尚未启动维修,系因清镇通往站街的贵清线姬昌桥成为危桥,于今年5月至12月进行封闭施工改造,龙凤大桥是目前清镇城区通往站街镇、卫城镇等地的唯一通道。“要等姬昌桥完成维修、贵清线恢复通车后适时启动施工。”吴永康说,具体实施过程中,清镇市将加强管控、加强协调,保证质量、保证工期,最大限度减少对群众生产生活的影响。

  “龙凤大桥规划设计上的不足,反映出我们城市总体规划设计上的不足和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不高的问题。”吴永康说,清镇市将以此轮城市空间规划、控制性规划的修编为契机,进一步强化城市空间布局、城市功能完善、城市设计精细,努力做到规划一张图、建设一张网、管理一平台,提升城市运行管理水平。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杜立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