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拥抱新质生产力 抢占发展新赛道

——贵阳贵安奋力打造数字经济千亿级产业集群

来源:贵阳日报     2024年08月19日        版次:A03    作者: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庭静

  “云”出贵山之阳,“数”聚黔中大地。8月28日至30日,2024数博会将再次让世界的目光聚焦贵阳。

  从2015年到2024年,贵阳贵安抢抓机遇,聚链成群,集群成势,实现大数据产业从无中生有到落地生根,再到风生水起的精彩三级跳。

  数字经济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核心内容之一。

  作为国家大数据(贵州)综合试验区核心区,贵阳贵安拥抱新质生产力,积极探索、先行先试,加速大数据产业发展,奋力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用实际行动书写了“中国数谷”崛起的奋斗历程。

  

  抢占赛道 奋力打造产业集群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抢占数字经济新赛道,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贵阳贵安坐不住、等不起,迅速明确发展方向——

  以项目驱动加快打造千亿级投资规模数据中心产业集群。积极申建全国一体化数据中心国家枢纽节点,加快建设城市直联网络、骨干直联点等信息基础设施,加快推进贵州鲲鹏产业生态建设,构建集服务器生产、云服务、系统集成解决方案、运维服务、数据清洗加工、应用等为主的数据中心集聚区。

  以龙头企业引领加快打造千亿级电子信息制造业集群。重点围绕数据中心集群发展服务器等设备制造、围绕手机发展智能终端制造,支持振华集团、贵阳海信、浪潮英信等龙头企业向百亿级企业发展,培育做大液晶电视、服务器和智能终端制造等高附加值整机产业,带动以新型显示、集成电路、物联网传感器、电子元器件、半导体材料、动力电池等为主的电子信息制造业产业集群发展。

  以产业生态引领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产业集群发展。重点打造云服务、大数据人力资源服务、大数据安全、大数据医疗健康、算力中心、工业互联网、国产数据库等产业生态,带动以集成电路设计、信息技术咨询设计服务、基础软件、应用软件、信息安全等为主的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产业集群发展。

  方向明确,狠抓落实,成效凸显。

  贵阳贵安智算从无到有,智算规模快速突破,成为全国第一的国产算力基地。获批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贵州)枢纽节点起步区,贵安数据中心集群成为十个国家级数据中心集群之一。

  实施电子信息制造业攻坚发展行动,围绕“芯、件、板、机、器”,重点在服务器、智能终端等整机产品上发力,以整机带动配套,推进产业链式发展。云上鲲鹏、航天电器、振华新云、顺络迅达等一批重点企业快速发展。

  “软件再出发”行动成效显著,2023年,贵阳贵安软服业收入突破800亿元,增长20.6%。华为云实现营收536.69亿元,成为全省首家突破500亿元的软服企业。

  抢数字新机,谋数智未来。贵阳贵安把数字经济作为第一动能,聚焦“一硬一软”、紧扣三个千亿级产业集群,以“数字活市”助力“强省会”。

  

  聚链成群 加快扩大产业规模

  招商引资是数字经济发展的“源头活水”,也是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的关键引擎。

  作为贵州大数据发展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平台,贵阳大数据科创城(以下简称贵阳大科城)是贵阳贵安融合发展的核心区域之一,聚合数字经济优势资源,属于“强省会”的核心地带。

  2022年1月26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意见》,明确提出推进贵阳大科城建设。

  2023年6月17日贵安新区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以后,一系列政策“大礼包”进一步赋能贵阳大科城发展。

  今年以来,贵阳大科城以打造数字经济、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三大产业集群”为目标全力开展招商引资。

  上半年,贵阳大科城累计接待企业考察181家,外出23次,考察企业70家,累计过会签约项目34个,总投资8.785亿元。其中,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项目21个,占比达61.76%;注册落地项目27个,占比达79.41%。上半年,贵阳大科城共完成工业总产值27.17亿元,同比增长87%。

  截至6月底,贵阳大科城已累计招引集聚企业1016家,其中大数据企业676家,占比达66.54%。今年1至5月,贵阳大科城规上工业总产值完成21.05亿元,同比增长约83%;工业增加值完成3.9亿元,同比增长约77%。

  一步快、步步快。贵阳大科城发展的速度,见证了贵阳贵安奋力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的速度。

  现在的贵阳贵安,正不断做强产业支撑、落实各项举措积蓄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在抓政策方面,出台《中共贵阳市委关于坚定不移实施数字活市战略全面推进贵阳贵安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创新大数据产业人才政策、人才公寓保障方式,为大数据人才“引育用留”做好支撑。

  在抓服务方面,用好重点企业、潜力企业、下滑企业三张清单,常态化开展入企走访,做好政策宣传、问题解决、上规入统指导。

  在抓项目方面,做好“十五五”重大工程及项目的谋划和遴选工作,推动人工智能训练场、行业大模型训练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加快建设数据标注基地、大模型工厂等,开展无人驾驶试点示范,积极与奇瑞、吉利等企业洽谈无人驾驶商用车、出租车等领域试点应用。

  在抓招商方面,动态更新数字经济“一图三清单”,围绕“招算力”“算力招”,抓好第三方数据中心、央企自建算力中心的招商引资,推进“粤数黔算”“港数黔算”“澳数黔算”。

  数字产业集群发展必须依托于数字经济和产业的发展基础。当前,贵阳贵安以产业链式发展推进千亿级新产业集群建设。

  在上游,服务器产业加快发展,已引进浪潮、云上鲲鹏、新华三等服务器生产线。

  在下游,云服务“首位产业”地位持续巩固,基本形成以华为、云上艾珀、白山云等龙头企业为引领的云服务产业。

  从串点成链到建圈强链,强劲的招商表现,让贵阳贵安千亿级产业集群加速发展。

  

  集群成势 千亿产业集群初现

  算力是大数据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底座,也是最具时代特点的新质生产力。

  在先发优势和政策红利赋能下,贵阳贵安积极抢抓“东数西算”机遇,在数据“算、跑、用”三大环节全面发力,在“算力”市场这条全新赛道上跑出加速度、积累新优势。

  集中“算”。截至目前,贵阳贵安累计落地大型及以上数据中心21个,建成标准机架13.7万架,服务器承载规模达137万台,上电服务器81.1万台,通过构建自主可控算力服务体系,加快提升通算、智算、超算规模,贵阳贵安已成为全国智算能力最强的地区之一。

  加快“跑”。5G基站累计达2.76万个,入围国家“千兆城市”;贵阳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网间带宽持续扩容,与北京、上海等38座城市实现直联,贵安算力集群到成都、重庆的时延降至6毫秒,到广州、深圳10毫秒,到长三角、京津冀18毫秒以内。

  开放“用”。2023年,通过实施“万企融合”大赋能行动,贵阳贵安建成融合示范项目211个,大数据融合改造基本实现规上、限上企业全覆盖。

  向“新”而行,奋力起势。

  作为全世界聚集超大型数据中心最多的地区之一,贵阳贵安欲打造三个千亿级产业集群的宏伟蓝图逐渐显现。

  数字产业化规模稳步增长。今年1至6月,贵阳贵安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收入达474.1亿元,同比增长27.7%,软服业市场主体达到6607户;贵阳贵安规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完成产值122.49亿元,同比增长28.2%。

  产业数字化进程加速推进。工业数字化转型加速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指数由2021年的61.8提升至2023年的65.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数字治理能力大幅提升。建成“云上贵州”贵阳分平台,实现服务资源集中管理。打通30个市级自建系统,破除部门间数据壁垒,实现政务服务更大范围“一网通办”。

  数字基建水平显著提升。入围国家“千兆城市”,成为西部地区唯一入选工信部2022年度建设信息基础设施和推进产业数字化成效明显的市(州)。

  企业数量不断增长、技术创新能力持续提升、产业升级步伐加快……2023年,贵阳贵安数字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跨过50%,达2500亿元以上,数字经济成为贵阳贵安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如今,2024数博会大幕即将拉开,大好机遇正当前。

  贵阳贵安将加强与国内外先进地区的交流合作,始终坚持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这条主线,以“强省会”为主抓手,以数字经济为主路径,坚定不移推进“数字活市”战略,积极抢占智算、行业大模型培育、数据训练“三个制高点”,奋力建设数字经济发展创新区核心区,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贵阳贵安篇章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