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神话:悟空》带来文创新启发

来源:贵阳日报     2024年08月23日        版次:A08    作者:

  特约撰稿人 韩浩月

  8月20日,国产游戏《黑神话:悟空》上线,截至8月21日22点10分,Steam平台的同时在线玩家达235.7万。与此同时,中国社交媒体被该游戏刷屏,并催生多条热搜。一款国产游戏的爆红与出圈,引起了超常规的关注度。

  回顾《黑神话:悟空》的整个出炉过程,会发现它是一款可以被形容为“预先宣布胜利”的游戏。4年来,《黑神话:悟空》的每一个进程,如发布第一个预告片、在B站开通账号、发布实机测试视频、发布游戏抢先体验视频等,都会引起围观,由此奠定了“爆红不是偶然”的舆论基调。

  从8月20日广为传播的各种信息来看,《黑神话:悟空》是文化属性很强的游戏,首先它站在了对经典资源进行商业化开发的潮流点上,无论从游戏名字、预告片旁白、画面风格等多个角度看,它都在《西游·降魔篇》《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等高票房电影所引领的流行文化基调上进行了升级,使其走出了“暗黑”路径,强化文化格调,在满足玩家游戏心理的同时,让玩家的文化归属感也找到了承载之处。

  伴随《黑神话:悟空》的爆火,山西文旅也再度闯入玩家视野,在一条名为“黑神话与现实的碰撞”视频里,制作者列出游戏中的山西文物形象:晋城玉皇庙二十八星宿、五台山佛光寺经幢、五台山南山寺、高平铁佛寺散脂大将、朔州崇福寺弥陀殿、宁武石门悬棺、恒山悬空寺……除了这些山西文物名胜之外,还有贵州、重庆、大理、蓝田等地关于佛、道、儒三教的塑像、景观也出现在游戏中,这些塑像与景观都是实地取景再进行游戏画面转化,制造出真实的震撼感。对于《西游记》IP的情感认同,以及对这些文物名胜的文化认同,在这款游戏中合二为一,难怪即便不是游戏玩家,也会被游戏释放出来的信息所吸引。

  在品牌文化的联动方面,《黑神话:悟空》与超过10个著名品牌进行合作,合作领域涵盖“衣食住行”。这样的品牌联动,不仅会扩大游戏用户量,亦会渗透到用户现实生活的各个角落,又能促进经济行为的活跃度,这样的游戏产品,肯定会受到多方青睐。

  归根结底,《黑神话:悟空》能够站稳国内游戏市场且在国际游戏市场具备有力竞争力的,还是它对文化概念的透彻理解与使用。“我在埃及当刺客,在异世界当猎魔人、猎龙者、骑士等等,现在我终于看到一丝希望,能回自己的国家当猴哥。”一位游戏玩家的观点,颇能解释清楚《黑神话:悟空》一面世便大受欢迎的内在原因,当游戏主角与玩家身份有了情感与文化双重属性的重叠,自然就会激发玩家兴趣。如果国外玩家也能够从这款游戏当中,找到视觉奇观之外更多的文化好奇与情感共鸣,相信这款中国游戏或能创造出更大的成绩。

  《黑神话:悟空》当然是一款游戏,但它在创作、制作、推广等各个阶段与层面对于文化元素的使用,使得国产游戏第一次给人留下“文化压过游戏”的印象。这是一次难得的突破,当然接下来也有待验证,如果保持这种人气势头并最终大获成功,那么将会对游戏、影视等文娱产品的创作与输出,带来良好的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