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代画家潜心研读原著,促成叙事文学性和绘画艺术性的融合

连环画版《千里江山图》首发

来源:贵阳日报     2024年08月25日        版次:A04    作者:

  《千里江山图》连环画内页。

  《千里江山图》连环画分为《风起云涌》《千里追踪》《决战浦江》三册。

  绕着中央大厅整整一圈的“连友”,成了8月17日上海书展现场的醒目风景,等待签售的连环画爱好者将活动区域围得水泄不通,他们手捧新鲜出炉的连环画版《千里江山图》满脸欣喜,其中不少观众甚至在活动开场前一小时就提前排队等候。

  这是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上海市作家协会合作推出的第一部新创长篇连环画,根据作家孙甘露长篇小说、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千里江山图》改编。背后也意味着两家与新中国共成长的文化、文艺机构,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赓续红色血脉、传承城市文脉的联手努力。

  连环画是文学阅读的“启蒙课”

  活动现场,孙甘露回想起年少时的夏天,“我常去弄堂里寻一个庇荫处,坐在小板凳上看连环画”。他自称不算痴迷的“连友”,但也从小就看连环画,加上广播电台小说连播,是其文学阅读、小说叙事的“启蒙课”。“我们这一代人都是以此为起点开始阅读学习,然后幻想外部世界的。”他认为,连环画以独特艺术形式再度呈现小说中的故事和情感,使读者能够更直观领略小说,“画中可见许多细节,原著中有些描述性文字,用连环画表现需要找到原型出处,画家们花了很大功夫,才还原出历史场景。”

  《千里江山图》出版两年来持续热销,广播剧、话剧、评弹等多种改编版本颇受关注。这部作品深入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围绕代号为“千里江山图”的绝密任务展开,以文学方式想象呈现隐秘而伟大的历史事件。新创长篇连环画萌生于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23年上半年启动的“大虹桥”出版计划。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充分发挥连环画资源优势与出版专长,携手上海市作家协会深度合作。

  作品巧妙运用传统连环画艺术表现手法——单线白描,依托原著强大IP魅力,按小说情节划分为《风起云涌》《千里追踪》《决战浦江》三册,由画家桑麟康、满振江、倪春培挥毫绘制。连环画改编紧密贴合原著,生动展现上海激昂往事的波澜壮阔与革命烈士的铮铮铁骨,传递出坚定的斗争信念。

  上海是中国现代连环画的发源地,也是全国连环画创作出版的重镇。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总编辑邱孟瑜表示,希望以这部连环画为契机,开创新模式,未来打造可视化场景,借助AR技术,让读者沉浸式地走进“江山图”。

  

  50后60后70后三代画家捕捉精神内涵

  上海是一座现代化繁华大都市,也是流淌着红色基因的光荣之城。将镜头拉回1933年初的上海,白色恐怖阴霾密布,地下党员陈千里临危受命,率领临时行动小组,毅然投身中共中央部署的“千里江山图”绝密任务。在外白渡桥、百老汇路、华懋饭店、四马路菜市场、兰心大戏院……留下了无数革命前辈前赴后继的革命足迹。《千里江山图》中出现的这些场景地标,在连环画版本里有了生动饱满的呈现。

  如何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将24万字原著小说改成连环画?50后桑麟康、60后满振江、70后倪春培三代画家,潜心研读原著,忠实还原小说内容,全力促成叙事文学性和故事内涵思想性的融合。对于描绘革命题材的连环画,三位画家可谓身经百“战”——桑麟康画过《上海:开天辟地》《党费》《国歌》等作品;来自哈尔滨的满振江画过《赵一曼》;倪春培画过《淞沪抗战一·二八》《播火记》《烽烟图》等。几位画家纷纷表示,时间紧、任务重,“创作过程中,我们竭力捕捉原著中的精神内核,用画笔让更多人了解这段难忘历史,体悟革命精神的伟大”。

  光是主角陈千里,在连环画中,三个时期就有三种不同造型,每个造型背后都是五六种方案备选。开碰头会时,编辑发现桑麟康手里的小说贴满标签与备注。“故事前后都有关联,不能只读自己要画的那部分,必须把整本书读透。”桑麟康说,很多画面细节都相互关联,比如第一册里,潜伏特务易君年叼着一根烟,在后面的故事中,正是凭借香烟品牌,陈千里捕捉到了特务的蛛丝马迹。倪春培形容“过足了谍战瘾”,“每天只要低下头创作,不管几点结束,经常是白天坐下来,一抬头已是午夜”。

  上海市作家协会党组书记马文运谈到,连环画的出版为小说传播开辟了全新路径,能够让更多的人知晓上海红色历史,传承红色基因。

  许旸 臧韵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