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贵阳公交集团指挥中心。

▲工作人员在贵阳市城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指挥中心工作。

▲游客打开“一码游贵州”全域智慧旅游平台了解各景区情况。

观山湖区碧海花园万寿竹路智慧停车场。
推进智慧养老、智慧托育,建设智慧城管、智慧交通,打造数字乡村、数字社区……近年来,贵阳贵安充分利用大数据赋能,不断提升民生服务、城市管理、社会治理的信息化、智能化、精细化水平,越来越多智慧场景进入群众生活,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提升。
■大数据赋能美好生活
人才数量连续三年增长11万以上,总量达到151.5万,常住人口超过650万……近年来,贵阳贵安始终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送岗位、送政策、送服务,也正因如此,越来越多青年人才涌入贵阳贵安、扎根贵阳贵安、共建贵阳贵安。
然而,异地求职,住宿是头等大事,为切实解决人才“住宿难、求职难、融入难”问题,贵阳贵安通过“青年卡”综合服务平台为外地青年提供7至30天的过渡性免费住宿。
“住宿申请提交不到一小时,我就接到工作人员的核实电话,获得了7天的青年驿站免费住宿。”从外省到贵阳“逐梦”的青年赵某说,自己是来贵阳顶岗实习的,通过朋友介绍,在“青年卡”综合服务平台上填写个人信息申报青年驿站免费入住,不久便通过了审核。
作为全国首批青年发展型城市试点之一,为解决青年在城市遇到的生活工作问题,贵阳充分利用大数据发展优势,打造了“青年卡”综合服务平台,用大数据信息化手段赋能青年公共服务,有效解决政策集成度低、服务信息不通畅、申领申报麻烦等问题,服务涉及青年教育、就业、住房、生活等多个领域,实现了多使用场景的突破。目前,“青年卡”的注册人数达20.5万,访问人数超87.7万。
这只是贵阳贵安在推进数字服务民生发展进程中的有效探索之一。贵阳贵安突出大数据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的作用,充分聚焦涉及民生的热点、焦点问题,从“小切口”入手,以数字化技术应用,为广大群众带来更加便捷、高效、智慧的数字化生活,“智慧”养老就是其中之一。
在铁建贵阳国际城长者服务中心,其投运的颐养通养老服务平台将互联网云技术引入养老服务与管理全过程,工作人员可实时掌握所有房间和床位的入住状态及老人的个人资料、护理情况等。
与铁建贵阳国际城长者服务中心一样,贵阳贵安各养老机构正逐步实现“数智化”。同时,贵阳贵安还推出智慧养老平台,汇集贵阳市人社局系统、贵州省集约化社区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等系统数据,通过与平台自身业务的数据融合,初步建成养老服务数据仓库,为养老业务的数据管理分析提供基本保障。
“一老一小”历来是需要家庭和社会共同守护的两端,牵动千家万户,关乎百姓生活。去年9月,贵阳出台《贵阳市大数据赋能美好新生活行动计划》,明确要以构建普惠包容的数字社会体系为主线,围绕民生保障重点领域,强化公共服务数字化供给,推动“一老一小、一车一游”等民生服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分批次、阶段性不断扩大优质公共服务资源覆盖范围,打造更加智慧、便捷、均等的数字公共服务体系。
老有所依、壮有所用、幼有所托,数字化带来的改变融入市民生活的各个阶段,正促进线上线下公共服务共同发展、深度融合,有效打通数字治理、数字惠民的“最后一公里”,赋能群众美好新生活,让民生服务更加优质便捷。
■大数据服务城市发展
不久前,贵阳市综合行政执法局经开分局指挥中心通过“智慧城管”系统的数据分析发现,有两家商户被频繁举报。执法人员上门后发现,原来是两家商户之间互相不满、互相投诉。对此,执法人员主动上门、多次调解,终于促使双方达成和解。
通过数据赋能,利用平台发现问题、处置问题,服务好群众和商户,正是市综合行政执法局通过“智慧城管”系统开展工作的日常一幕。
随着智慧城市建设的逐步推进,越来越多智能科技产物应用于城市的各个角落,为城市建设添砖加瓦。近年来,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将大数据与智慧城市建设深度融合,启用“智慧城管”平台,通过数字化、信息化手段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和效率。
执法人员可通过“智慧城管”系统,迅速分派和处置案件,及时回应群众关切,倾听群众建议,真正让“智慧城管”成为解决问题的“好帮手”、为群众办实事的“好平台”,推进城市共治共管、共建共享。市综合行政执法局有关负责人介绍,通过构建集决策、指挥、管理、执行于一体的城市“智”理体系,推进城市科学化、精细化、智慧化管理,有效提升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的不断成熟,智慧城市建设已成为解决城市发展中面临的问题、提升城市综合服务效能的重要抓手,贵阳把大数据等信息技术融入城市运行安全管理的方方面面,让城市管理更智慧、城市运行更安全、城市生活更美好。
在贵阳市交通拥堵治理办公室,一块充满科技感的屏幕实时滚动显示全市各路段的交通情况、拥堵趋势、拥堵排名……屏幕前,十几名民警各司其职,他们需要在路段出现情况后用最短的时间进行研判处理,减少异常情况对交通造成的影响。
“这就是贵阳市交通态势研判平台,我们通过这块‘智慧屏’实时监测各区域路段,如发生异常情况,可第一时间通过该平台判断其是交通事故、异常事件还是规律性拥堵,再通过调度周边民警或调节信号灯进行及时处理。”贵阳市公安交通管理局科研所民警介绍。
自贵阳交警2022年成立交通态势研判中心、建立交通态势研判平台以来,平台以大数据为支撑,综合运用互联网、云计算等高新技术,充分提升交通系统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缓解交通拥堵,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率,为安全、畅通、有序的交通出行提供可持续服务。
另外,贵阳通过加快与省“一云一网一平台”的互联互通,通过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共享交换,筑起政务服务“信息云”,将各类数据集中存储、统一管理、互通共享,加快推进政务服务“一张网办理”,持续提高网上政务服务能力。
“智慧城管”“智慧交通”“智慧政务”……贵阳全面汇聚、有效利用城市管理各领域信息要素,推动城市管理领域各类数据大汇聚、全打通,下足“绣花”功夫,牢牢抓住智慧化这个关键,全力提升城市综合治理能力和安全保障水平,努力实现城市发展高质量、城市生活高品质、城市治理高效能,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大数据助力基层治理
不久前,息烽县农村产权交易中心系统平台上开启了新一轮的宅基地使用权及闲置农房流转交易项目网络竞价,包含7个村的23宗交易项目,经过多轮网络竞价,交易项目全部完成,成交金额34.56万元。
“网络竞价交易方式利用互联网技术网络终端报价,不仅突破了地域和时间限制、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也更加保密,进一步消除了串标、围标等现象。”息烽县农村产权综合服务中心负责人说。
这只是贵阳贵安推进数字乡村建设的一个缩影。为群众提供便利、为基层提升效能……在贵阳贵安,越来越多数字化技术在乡村治理场景中得到应用。
市农业农村局数字乡村服务站负责人左希举例介绍,以前,村民要查看自己账上的各项补贴、务工收入是否到账,需要专程前往乡镇上的信用社柜台。如今,只需要打开手机里的“黔农e村”App,各项收入一目了然。
“黔农e村”通过数字化手段,让群众可以随时查阅了解国家惠农政策、村组财务收入、各类资金使用、农村集体资源和资产处置等信息。
“这些都是和村民切身利益相关的事情,打通服务农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就是要努力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左希说。
乡村如是,社区也如是。
“刷下脸就可以进出。”近日,在贵阳经开区春晖苑小区,居民通过人脸识别进出小区,不再随身携带门禁卡。同时,系统会对外来访问人员进行记录,出入留痕及轨迹可查询。此外,小区内安装的高清摄像头实时记录着高空抛物情况。
“在智慧化建设过程中,我们以贵阳经开区为试点,为小区打造了一款‘安居经开’小程序,住户的所有信息都收纳在系统中,物业工作人员通过系统能够精准掌握小区人员信息。”负责小区智慧化建设的科技公司负责人介绍,居民在小程序上提交相关需要处理的信息,就会通过网络第一时间传递给物业工作人员,工作人员会进行及时处理再反馈给居民,实现服务质量提升。
不仅如此,为提升社区群众“三感”,观山湖区金元社区积极整合资源,开通“网上预约”等便捷化服务,高效的工作模式让居民足不出户就能办成事;南明区电力巷社区为辖区小型商铺和住户安装数字化防火、防盗终端,采用智能报警技术实现用电异常一键式报警,破解了社区消防安全的痛点、难点……
治理变“智”理,数据价值化在贵阳贵安的大街小巷正不断加快实现。运用5G技术为社区赋能,聚焦安防、治理、物业、生活服务等智慧应用场景,贵阳贵安打造出一个个可借鉴、有特色、可推广的智慧社区,为群众带来更多便利。
如今,在贵阳贵安,无论是乡村还是社区,通过数字化建设,群众的生活越来越美好。
(《“智”理有道 增强群众幸福感》由贵阳日报为您提供,转载请注明来源,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