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飞天》剧照。 资料图片
天衣飞扬,满壁风动。舞者在舞台上空旋转飞舞,呈现出一幅熠熠生辉的现代“飞天”画卷。8月30日至31日,原创音乐剧《飞天》在上海上音歌剧院上演,为观众带来穿越时空的梦幻之旅。
作为敦煌艺术的标志性符号之一,飞天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音乐剧《飞天》就以敦煌壁画艺术为灵感。故事背景发生于上世纪30年代,“守护人”在洞窟只身面对恶兽、风沙、暴雪、洪水、饥饿和人类欲望将飞天改头换面的威胁,以单薄之躯捍卫莫高窟的壁画;“赶路人”则因意外看到敦煌壁画画册,步入拯救文化遗存的危机中,历经颠沛流离,最后回到魂牵梦萦的敦煌。男女主角身处不同地理坐标,但总能在某个瞬间同时进入壁画幻象之中。在现实与梦境的交叠中,跋涉与守望合二为一,成就一场旷世奇缘。
《飞天》的舞台上各色形象跃然而出,让人一秒入梦。飞天为“乐神”乾达婆、“歌神”紧那罗的复合体,以其为原型的剧目角色,化身为一对被自然侵蚀和人类毁坏而失去了面目的莫高窟壁画人物飞天夫妻,其锦罗绸缎还原飞天斑斓色彩,两人互动诙谐逗趣。无论是《鹿王本生》《千钉求法》《入海求珠》《舍身饲虎》四则经典故事的再现,还是九色鹿、乌鸦、劳度叉、枇楞揭梨、公主、善友等各色形象的丰富还原,抑或是第257窟、第275窟、第296窟、第428窟等一幕幕高悬的石窟壁画再现,当因铅白氧化而泛黑的壁画在多媒体大屏上被科技一层层修复,古今历史的交叠尽现眼前。《飞天》将古老神话、工匠精神与视听技术共融,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新生。
今年是敦煌研究院建院80周年、首任院长常书鸿诞辰120周年,而《飞天》作为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舞台艺术创作资助项目,不久前更是获得第18届韩国大邱国际音乐剧节最高奖荣誉。
姜方
(《一梦入敦煌》由贵阳日报为您提供,转载请注明来源,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