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花溪区镇山村:“石头印记”见证岁月流光

来源:贵阳日报     2024年09月05日        版次:A04    作者:

  镇山村老城门。

  三面环水,全村皆石,花溪区石板镇镇山村是一个几乎全部用石头垒成的村寨,放眼望去,全村上上下下里里外外都是石头,说它是“石头村”最为贴切。

  这里的城墙依山而建,城门用条石拱建而成,地面是延伸的石头路,连屋顶都是不规则的薄石板……几百年来,镇山村的石头见证着村子的发展。

  刚踏入镇山村,一股古朴的气息扑面而来。放眼望去,几乎所有的建筑都是由石头垒砌而成:青石板铺成的小路蜿蜒曲折,低矮的石墙上爬满了青苔,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痕迹。充满古老韵味的镇山村并不大,村口却建有城门,村里城墙环绕,是兵书上所讲的典型的“易守难攻”。

  这座神奇的石头村里,古建筑延续布依族依山傍水的地理环境优势,每一块石板都承载400多年风雨,不经意间的一步石梯,一方石墙都能成为网红打卡点,成为当下年轻人周末休闲游玩的首选地之一。

  来到镇山村,许多人很爱在屯墙旁拍照留念,这看似不起眼的石头墙可大有来头。根据记载,镇山村的古城墙始建于明万历年间,清代修缮,由青石砌筑,全长约1800余米,虽大部分屯墙已倒塌,但整个城基全部保留。现存城墙位于村寨正中,长700余米,高5米至10米,基宽3米至4米,城墙厚3米,有战道设施,设南、北两门并建有门楼。现南城门保存完好,北城门拱顶部部分损坏。1995年7月7日,贵州省人民政府发函将镇山村屯墙公布为贵州省文物保护单位。

  得益于良好的环境和古老的文化,镇山村的乡村旅游风生水起,不只有过去简单的农家乐和烧烤摊,更多了很多休闲观光的新业态。

  石子铺满院落,石块铺砌成步道,院子里搭建草棚……李江涛经营的木槿小院位于镇山村,院子不大,卖得却挺全,咖啡、罐罐奶茶……城里有的“好东西”,在村里同样有。小院还给游客提供蜡染、扎染等民族传统手工技艺体验。“最多时,一天接待了56波客人。一年下来,小院赚了近20万元。”李江涛说。

  镇山村是石头构筑的人文风景,是“都市里的村庄”。几年前,贵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客座教授谷佳骏在镇山村打造特色庭院后,发现当地很多群众有强烈的发展意愿,他便引进学校、企业、艺术家等各方资源,全方位打造镇山村。谷佳骏认为,镇山村有自己的独特性,发展旅游要结合实际因地制宜走绿色可持续的发展之路,小而美、小而精的庭院经济正是镇山村的出路。通过专业团队差异化、专业化的指导和规划,可避免同质庭院的出现,聚焦“一院一景、一户一韵”,让村里的庭院各有特色、各有不同,又与镇山村风格保持统一,才更具吸引力。

  正是在保护与发展兼具的思路中,镇山村取得诸多殊荣——1993年,省人民政府批准为“贵州镇山民族文化保护村”;1995年,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和民族文化村”;2001年,建成“中国·贵州花溪布依族生态博物馆”;2012年,住建部、文化部、财政部列入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2017年,国家民委命名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2019年,住建部批准为贵州省唯一被认定的第七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2020年,获评“第六届全国文明村”。

  “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何将深厚的历史文化和民族文化资源转化为村落的持续动力,成为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镇山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李良平说,几经探索,镇山村决定通过深入挖掘文化潜力,围绕民族特色设计产品,全力构建一个充满活力和创意的文化村落,让镇山村成为乡村振兴的典范之一。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李春明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