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文纪录片《跟着唐诗去旅行》:

再寻“诗和远方”

来源:贵阳日报     2024年09月06日        版次:A08    作者:

  《跟着唐诗去旅行》(第二季)宣传海报。

  人文纪录片《跟着唐诗去旅行》(第二季)正在央视纪录频道播出,节目把大众记忆深处的唐诗作为旅行指南,前往祖国壮阔山河寻找唐诗诞生的现场、触摸唐代诗人的内心世界,这段充满诗意的文化之旅也与当下的文旅热潮相互呼应。

  

  诗词启发完成追溯旅行

  唐诗是中国人的文化记忆,《跟着唐诗去旅行》结合了中国诗歌的美妙传统与现代传播方式,再现“诗和远方”的文旅之路。《跟着唐诗去旅行》(第二季)共6集,分“石鼓歌”“寒江雪”“出塞曲”“琵琶行”“双星会”“相见难”六个主题。纪录片追随李白、杜甫、韩愈、柳宗元、李商隐、白居易、岑参、王维、王昌龄等诗人的足迹,带领观众相聚唐诗现场。西川、蔡天新、韩松落、杨雨、鲁大东和黄晓丹六位文化嘉宾作为这场旅行的“伴游”,带着任务上路,从诗词出发完成一次旅行。

  在该片总导演李文举看来,在中国历史长河中,唐代是空前的大一统国家,旅游成为唐代读书人的必修课,很多诗人都历经了壮游和漫游阶段,杜甫曾有十年壮游经历,李白离开四川后也有过十多年的漫游历程。千百年前,在没有汽车、高铁、飞机的时代,唐代诗人的足迹之远超乎想象。《跟着唐诗去旅行》第一季的主题是重返唐诗发生地、体会诗人人生,第二季则聚焦于影响诗人人生和诗歌创作的关键阶段,时隔三年再次为观众带来惊喜。

  

  重返现场探寻唐诗秘密

  唐朝人留下两千多首边塞诗,边塞诗最高光的时刻独属于盛唐。王昌龄、王之涣、王维、岑参、高适……一千年前,他们渡过黄河的激流骇浪走向远方。作家韩松落在西北长大,在纪录片中他重新出发,在甘肃的长河、大漠、黄沙、落日中重新遇见边塞诗人群,在一声声《出塞曲》中翻开金光灿灿的唐代诗卷。旅途中每到一个地方,韩松落都努力设想,当年那些从中原、从南方来到西域的人,他们的所思所感。他说,这是自己一生最重要的旅行,“走过这趟行程的我,和没有走过这趟行程的我,是两个我。”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在“寒江雪”篇章中,数学家、诗人蔡天新带领观众重走柳宗元的贬谪之旅。在数学的世界里,蔡天新经常能体会到孤独的滋味,也越来越喜欢柳宗元和他的五言绝句《江雪》。前往曾经满是烟瘴、蛮荒的湖南和广西,蔡天新踏上寻访柳宗元足迹和诗歌的旅程,终于发现了作品中的天地、山水和内心。

  公元815年,43岁的诗人白居易贬谪江州,也就是现在的九江。第二年,他在这里创作出了他一生中最为重要的作品之一——《琵琶行》。在这首诗里,白居易感慨“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纪录片中学者杨雨探访九江,在白居易江州时期的诗歌创作中寻找其心态、认识转变的过程,镜头捕捉唐诗与当下生活的隐秘链接,在现代日常生活中寻找白居易诗中的诗意。

  邱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