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寒
最近摆上我书桌与《红楼梦》有关的书,是《情僧、英雄与正经人》,是作家刘晓蕾所著。刘晓蕾研究《红楼梦》、熟读《金瓶梅》,也深谙《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古典名著的精神要义,于是在《情僧、英雄与正经人》中,常看到几部名著中的人物友情客串,毫无违和之感,毕竟都是中国读者的心头好,就算“你在红楼,我在西游”,就算有人爱得浓烈,有人装作清心寡欲,但那毕竟都是中国人的化身。
在《温柔情僧》这一节中,刘晓蕾开门见山地说“我喜欢贾宝玉”,有趣的是,在结尾她又写到“这个世界幸好还有宝玉,不只有武松”,非常含蓄地表达出对古典著作中男性角色的态度。贾宝玉爱得凶猛,武松清心寡欲,都是男人,区别如此之大,对应人群也很广,难免被拿来进行对比。人无完人,很多人喜欢贾宝玉,但对他整日儿女情长颇有微词;武松虽然是位标配版的民间英雄,但未经审判便手刃潘金莲,还是显得鲁莽草率了。贾宝玉和武松放一块,你会怎么选?在不同时代会得到不同答案,也不是说选谁就一定是对的或错的。
我少年时读《水浒传》,对武松佩服得五体投地,三碗不过岗,打虎不眨眼,英雄豪杰形象跃然纸上,清晰到令人不敢产生任何怀疑,但正如任何一个正常人都会被阳光照射出阴影一样,武松用现代说法则是“法律意识淡薄”,他既不会与人沟通,也不愿通过合法手段维权,草泽英雄也容易一脚深踏沼泽难以脱身。许多年过去,在我看来,武松有一只脚还一直停留在沼泽地没有拔出来。现在如果让我在贾宝玉和武松之间选,我也选择喜欢贾宝玉,贾宝玉敏感、自恋、固执、软弱,但善良和真诚作为贾宝玉的情感底色和深层性格,决定了他更经得起打量与揣摩,“有问题的不是善良本身,是这个世界”,谁能在一个有问题的世界,同时用心底的善良和眼里的善良编织出温柔的一瞥,谁就更值得被喜爱。
武松如果遇见林黛玉,眼神和心气都会温柔许多吧。孙悟空可以与林黛玉互为镜像。“别吵了,烦死了”,这是86版《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台词,近年在社交媒体上很是流行,一个爱烦的孙悟空形象愈加凸显。林黛玉的愁和孙悟空的愁,其实有蛮多相似的地方,他们都关注、关爱身边的人,除了身边围绕着的那几位,他们别无情感依赖,当他们发愁或者心烦的时候,内心深处是有爱流动的,区别在于:林黛玉见花落泪、情感外露;孙悟空则擅长顾左右而言他、隐藏欲望,如若白羊座的孙悟空遇见双鱼座的林黛玉,他们大概率会惺惺相惜吧。
回到《情僧、英雄与正经人》这本书中,会发现作者倾心关注的,多是那些正经、善良而又无能的人。记得我阅读至此的时候,不由想到简·奥斯汀在《傲慢与偏见》所写,“一个人仅仅因为软弱无能或优柔寡断,就完全可能招致痛苦”。继而又想到,四大名著其实没必要全部都读的,读过三本,剩下的那本就不用读了,甚至随便挑其中一本来读,就约等于四部全读了……四大名著人物在中国人脑海里不停串台,并无突兀与隔阂之处,他们早已浑然一体,活跃在过去与当下中国人的精神生活里,喜欢英雄的读者,从中可以看见豪情万丈;喜欢弱者的读者,从中可以读出无奈与痛苦。
还是那句话:如何读懂四大名著,选择切入的阅读视角很重要。
(《如果林黛玉遇到孙悟空》由贵阳日报为您提供,转载请注明来源,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