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为积极响应国家卫健委等十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印发加速消除宫颈癌行动计划(2023—2030年)的通知》精神,近日,贵安新区“消除宫颈癌,我们在行动”启动仪式暨“远离传染病,预防先行”大中专院校多病共防现场会在贵州中医药大学召开。
本次现场会由贵安新区社会事业管理局、贵阳市疾控中心、贵州中医药大学大学城医院、贵州中医药大学团委、大学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同举办,旨在提高广大师生对宫颈癌、传染病的认识,促进预防措施的普及,同时加强学校对多种传染病的防控能力。
贵阳市疾控中心主任潘春柳介绍,针对贵安新区的人口特点,贵阳市疾控中心将以新区内的大中专院校为试点,开展以“消除宫颈癌,我们在行动”为主题的宫颈癌防治行动。此行动旨在提高广大师生对宫颈癌的认识,促进预防措施的普及,提高适龄女性HPV疫苗接种率,从而达到降低宫颈癌发病率的目的;并计划从试点逐步推广到广大群众,最终实现消除宫颈癌的目标。
据悉,当前已知的HPV病毒有200多种型别,根据致癌性不同分为“高危型”和“低危型”。其潜伏期长、症状隐匿。因此,预防宫颈癌的关键在于早期发现、早期干预。通过三级预防策略可以有效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首先,接种HPV疫苗是预防宫颈癌的第一道防线,可有效预防HPV持续感染及相关宫颈病变。目前我国药监部门批准使用的疫苗接种对象是9至45岁女性。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HPV疫苗接种的首要目标人群是9至14岁女孩。有研究显示,疫苗接种越早,其产生的抗体水平越高,保护效果越好。其中二价、四价疫苗适合9至26岁女性,九价疫苗适合9至45岁女性。
其次,是二级预防。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是早期发现和治疗宫颈癌前病变的重要手段。因为宫颈癌疫苗只能预防部分宫颈癌病例,接种后仍需继续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宫颈涂片检查LCT(液基细胞学)联合HPV核酸检测是目前较为先进的筛查方法。
再次,三级预防强调规范治疗、康复和提高生存质量。对于已经诊断的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患者,提供规范化的治疗是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的关键。研究显示,至少90%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可降低死亡率。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常青)
(《普及预防措施 护航女性健康》由贵阳日报为您提供,转载请注明来源,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