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记者从南明区综合行政执法局获悉,今年以来,南明区已高标准新改建15座公厕,这些公厕多数分布在景区、网红打卡点附近,美观与实用兼备,成为展示城市文明形象的重要窗口。
在下护国路,一座今年初改造投用的公厕“颜值”高,棕红色外墙与周边环境融合在一起,弧形顶、弧形门、拼色玻璃等装饰中常用的手法也用在这里。
在青云路步行街等地的公厕,记者看到内部空间合理布局,主要设施均考虑到无障碍需求,如低位洗手池、无障碍蹲位及坐便器等,并配备安全扶手和紧急呼叫按钮,进一步提升使用者的安全性和便利性。同时,公厕入口处设置无障碍坡道,并增设集马桶、洗手池、婴儿护理台等多设施于一室的第三卫生间。
“15座公厕改造是2024年‘一圈两场三改’的重点改造任务之一。本次改造中部分公厕加装了香氛系统,残疾人卫生间加装了报警按钮,同时引入智慧化管理系统和智能监测系统,智能监测系统可对公厕内的硫化物、氨气等重要指标进行实时监测,当硫化物、氨气等指标超标时,香氛系统就会自动启动。”南明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环卫科负责人高政恺说,各新改建公厕在设计及改造上强调人性化,外部简洁大方,与周围环境协调统一,内部方便舒适、安全实用。
在做好新建、改建公厕工作的同时,区综合行政执法局还不断加强现有城镇公厕的标准化管理,开展常态化巡查监管,确保公厕做到随走随清,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作业,并做好公厕设施维护检修,发现损坏及时更换,努力实现“维修不过夜”。
(杨柱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冉婷林)
(《南明区今年已新改建公厕15座》由贵阳日报为您提供,转载请注明来源,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