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没想到我们庄稼汉也能评职称!”10月22日,乌当区新堡布依族乡马头村葡萄种植户罗正发说。一年多来,他成了村里的“明星”,村里村外来向他请教葡萄种植知识的村民多了起来,因为罗正发在2023年获评贵阳贵安农村实用人才高级农业技师职称。
事情还得从去年年初说起。当时,有工作人员来村里宣传并鼓励农民评职称。“头一回听说,我们种地的农民也能评职称。”得知消息的罗正发惊诧不已,在向工作人员详细咨询后,他决定参加评职称。
经过近半年的理论学习和技术实践,2023年8月21日,罗正发成功拿到了高级农业技师职称。“评职称得到了政府许多支持,不仅组织开展理论知识培训,还邀请农业专家亲自教授我们实操技术。”回想起当时的情景,罗正发十分感激。
据介绍,贵阳贵安农村实用人才专业技术职称资格等级分为农业技术员、助理农业技师、农业技师、高级农业技师,其中,农业技术员和助理农业技师为初级职称、农业技师为中级职称、高级农业技师为高级职称。2023年,乌当区开始开展贵阳贵安农村实用人才职称评审工作,在职称评审时,乌当区注重因地制宜,将长期扎根农村,在农业生产一线直接从事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生产加工和在农村从事经济管理、民间艺术等的农民技术人员作为参评对象,重点评价其在技术推广应用、农业生产管理、经济带动作用等方面的实际业绩,从制度层面扶持农民,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截至目前,乌当区已有高级农业技师127人、农业技师201人。
“获得高级职称后,客户对我们种植葡萄的技术更信任、更放心了,葡萄销售量也大幅提升,让我们对发展葡萄产业更有底气。”在罗正发看来,高级职称是一种社会认可和身份认定,让他对从事农业生产更有自豪感。如今,罗正发种植了100余亩葡萄,今年,他家共收获葡萄18万斤左右,实现增收50多万元。
“接下来,乌当区将充分发挥职称评价导向作用,就地培养更多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在助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进程中发挥‘头雁效应’,让农民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乌当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
(《获评高级职称 “泥腿子”变“土专家”》由贵阳日报为您提供,转载请注明来源,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