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贵阳贵安篇章贡献政协力量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度在贵阳实践综述

来源:贵阳日报     2024年10月25日        版次:A01    作者:

  75年春华秋实,75载砥砺奋进。

  时间是最伟大的书写者,记录走过的足迹,写下历史的华章。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正式确立,开启了人民政协和共和国风雨同舟、携手奋进的光辉历程。

  1950年2月,贵阳市首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召开,推选出贵阳市第一届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代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地方委员会的职权。1955年3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贵阳市委员会正式成立。

  作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地方组织,全市各级政协组织在中共贵阳市委坚强领导下,踔厉奋发、接续奋斗,伴随贵阳建设、改革、发展的脚步一起成长。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各级政协组织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牢牢把握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坚持专门协商机构性质定位,广泛凝聚社会各界共识和力量,推动政协事业在继承中发展、在守正中创新。

  

  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

  奋力筑牢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

  政协组织是政治组织,政协机关是政治机关。市政协成立以来,始终坚持把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贯穿政协工作各方面、全过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十三届市政协以来,先后制定完善了市政协党组工作规则、党组议事决策规则和相关制度规定,严格执行重要工作、重大事项及时向市委请示报告等制度,从制度机制上确保了政协始终在市委领导下协调一致谋划和推进各项工作。

  政治上的坚定,源于理论上的清醒。市政协不断健全完善以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为引领,主席会议集体学习、常委会专题学习、专委会常态学习和委员集中培训等相配套的学习制度体系,坚持寓思想政治引领于政协各项履职活动之中,引导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围绕落实“三个重要”要求,市政协党组充分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领导作用,制定了《关于加强政协党的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严明纪律规矩进一步加强市政协领导班子自身建设的意见》《关于加强全面从严治党推进清廉政协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着力构建“纵向联、横向延”大党建格局,推进清廉政协建设,切实强化政协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纵向上,构建了市政协党组、机关党组、机关党委、党支部上下贯通、协同高效的组织体系;横向上,推动市政协主席班子成员联系常委、常委联系委员、委员联系各族各界人士“三联系”等制度有效运行,依托专委会成立功能性党支部,探索建立了党员委员双重管理机制,切实推进实现党的组织对党员委员、党的工作对政协委员“两个全覆盖”。坚持以“五个一”行动总揽机关党建,创新打造“四力·四心”“四同·四度”等党建品牌,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政协工作高质量发展。

  

  坚持服务中心大局不动摇

  奋力助推贵阳贵安高质量发展

  一切工作要向中心聚焦、要为大局聚力。市政协党组书记、主席石邦林多次在市政协党组会议、主席会议上强调,要坚持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推进到哪里,政协工作就跟进到哪里,履职重点就聚焦到哪里。

  始终胸怀“国之大者”“省之大计”“市之大事”“民之关切”履职担当,是市政协工作的永恒主题。主动聚焦中共中央及省委、市委决策部署,精心制定年度协商与监督计划,通过协商、调研、监督、提案、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等积极献计出力。

  围绕市委“四主四市”工作思路和“强省会”“八个强”“五个高”等重点任务,先后就我市工业园区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培育、工业园区标准厂房建设及企业入驻、新能源动力电池及材料产业发展、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发展、贵阳大数据科创城建设、贵阳大数据交易所发展等,开展常委会会议、主席会议调研视察,切实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建议提实,为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和工作推动发挥了重要作用。积极组织开展政协委员与市法院、市检察院“两长”协商座谈,助推了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和法治贵阳贵安建设。扎实抓好领衔调度分析建筑业和房地产业发展、“筑人才·强省会”高校毕业生在筑就业创业、信访包案、“河长制”等市委交办的重点工作,始终做到与市委同心同向、同频共振。

  围绕城市“一圈两场三改”、农村“五治”、为民办实事以及“一老一小”“一低一弱”、教育、医疗、交通等民生关切,紧扣南垭路立交桥下双幅通道建设、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垃圾分类等一大批民生问题,扎实开展调研建言、协商议政、民主监督;创新打造以“搭平台听民言、聚共识办民事、‘提三感’惠民生”为主要内涵的政协“社区协商”品牌;探索推出了“互联网+提案”“互联网+社情民意”等为民举措,切实做到人民政协为人民,让群众真切感受到“政协离自己很近,委员就在身边”。

  围绕推动履职成果落实见效,进一步完善协商成果采纳、落实、反馈等机制,通过“明察+暗访”“现场+会场”“建议+反馈”等,切实强化了民主监督实效。创新提案办理方式,联合“融媒问政”平台开设“委员提案·融媒督办”专栏,今年以来共录制8期节目,目前访问阅读量累计达149.4余万次,推动问题解决率达100%。

  

  坚持守正创新不动摇

  奋力擦亮专门协商机构“牌子”

  商以求同,协以成事。近年来,市政协始终紧扣加强专门协商机构建设下功夫、求实效,切实深化拓展协商议事平台的内涵和外延,形成了以全体会议协商为龙头,常委会会议协商、主席会议协商为重点,专题协商、界别协商、对口协商、提案办理协商为常态,资政协商等为特色的“7+N”协商模式。

  “要坚持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石邦林多次强调,要在做好政协传统协商基础上,不断完善协商机制、培育协商文化、提升协商效能,切实推动专门协商机构“专”出特色、“专”出质量、“专”出水平。

  “社区协商”纵深开展。全市已搭建街道、社区“协商议事室”“委员工作室”“委员驿站”“委员之家”“同心会客厅”“议事凉亭、广场”“协商长廊”等10余类协商活动阵地,近三年来,累计组织开展协商活动894场(次),促进解决问题971个。

  “园区协商”见行见效。石邦林示范带头,其他班子成员躬身践行,重点聚焦贵安新区、贵阳经开区、贵阳高新区、贵阳综保区、贵安综保区和双龙航空港经济区等“1+5”国家级开放创新平台及重点联系企业开展“园区协商”,并定期调度跟踪工作进展和协商成果落实情况,今年已召开3次调度会、推进会,确保“园区协商”有成色、有亮点。目前,全市政协组织已累计开展“园区协商”活动40余场,助力解决乌当区振华新天电子元器件产业园建设资金困难、供电开闭所建设等一批园区及企业实际问题30余个。

  高质量协商、高质量履职,需要高素质队伍和高效能机关作保障。近年来,市政协着力加强“两支队伍”建设,通过“书香政协”、联合厦门大学等高校举办培训班,切实提升政协委员和干部队伍的政治把握、调查研究、联系群众、合作共事“四种能力”,并加强教育管理,打造“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守纪律、讲规矩、重品行”的政协委员和忠诚干净担当的政协干部队伍。同时,着力加强机关效能建设,深入开展“庸、懒、散、软、浮、推”作风整肃,切实提升履职能力水平,让敢干、实干、快干、会干蔚然成风。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全市各级政协组织将在中共贵阳市委坚强领导和省政协精心指导下,紧扣“主轴”、坚持“总纲”、锚定“主线”,把准新方位、勇担新使命,奋力在助推“强省会”和中国式现代化贵阳贵安实践中展现新作为、谱写新篇章。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衣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