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贵阳贵安:以营商“软环境”夯实高质量发展“硬支撑”

来源:贵阳日报     2024年11月05日        版次:A02    作者:

  (上接1版)

  然而没多久,黄海容就收到了来自观山湖区发改局兑现的各类扶持资金共计21.6万元。资金的到来缓解了公司的垫资压力,也让黄海容坚定了企业发展的信心。

  “基本上每年相关职能部门都会组织召开会议,了解我们行业的困难,倾听我们的需求,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建立了良好的沟通方式,只要有事情我就联系他们,他们也反馈得很及时。”黄海容说。

  观山湖区出台了一系列惠企政策,引导企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开拓新的市场。各项政策的保障,给企业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息烽县创新开发“兴村贷”“农发贷”“兴乡贷”,支持乡村产业发展。目前,“兴村贷”“农发贷”已累计放款421笔3044.92万元,“兴乡贷”放款200万元。

  缺资金、成本高是很多企业遇到的痛点。贵阳贵安拓宽融资渠道,助力企业跑出加速度。

  今年以来,贵阳贵安积极引导在筑金融机构入驻贵州省金融服务平台并发布信贷产品,通过联合金融机构、行业主管部门等方式扩大宣传覆盖面,积极动员辖区企业注册平台、发布融资需求、申请金融产品。

  截至9月末,省金服平台贵阳专区累计入驻企业1.7万户,金融机构发布信贷产品236款,帮助企业获得信贷支持60.2亿元。

  同时,贵阳贵安发挥好贵阳市政策性信用贷款风险补偿资金池作用,引导金融机构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免抵押、免担保、免服务费”的金融支持。

  1至8月,资金池累计支持企业获得信贷支持145.25亿元,涉及企业、个体工商户及农户1.92万户,企业“融资难”问题得到缓解。同时,资金池业务加权平均贷款利率为3.83%,低于贵阳市普惠小微贷款平均利率,有效缓解了企业融资“贵”问题。

  持续完善机制

  打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

  作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贵阳坚持法治护航高质量发展,着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规范执法行为、维护社会安定,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法治保障。

  为给执行失能案件找出路,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不断创新、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在全省首家探索、建立“执破融合”制度。

  通过“执破融合”制度,更好实现对市场主体的“挽救”和“出清”,最大限度地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解决“僵尸企业”产生的大量“执行不能”案件。

  为打造更优法治化营商环境、切实为“强省会”提供坚强法治保障,市法院建立“1234”执源治理工作机制,实行专门团队集约办理、繁简分流,实现案件执行“快、精、准”,全力保障了胜诉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贵阳市人民检察院统筹“四大检察”同向发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检企”联络,构建“法治服务体”、创建“法律服务团”、挂牌“检察联络室”,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取得新成效。

  为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改革,双龙航空港经济区政府投资项目审批时限控制在44个工作日以内、社会投资项目审批时限在33个工作日以内、简易低风险社会投资项目审批时限在10个工作日以内。

  完善法治体系建设,护航企业发展。贵阳贵安不断破除制约民营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的障碍,有效激发各类经营主体的投资信心。

  截至目前,聚焦产业链招商、标准厂房招商、基金招商、算力招商等工作,贵阳贵安新引进产业项目613个,合同投资额1123.6亿元。

  千帆一道带风轻,奋楫逐浪天地宽。走出去、闯新路,引进来、共发展。如今,一处处工地热火朝天,一个个项目高歌猛进,一批批企业茁壮成长,一个营商环境优、产业发展好、招引优势强的“磁力场”正在贵阳贵安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