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畅通“供需服”对接 赋能产学研融合

一朵“科技云”激活创新链

来源:贵阳日报     2024年11月11日        版次:A02    作者:

  “通过‘科技云’平台,我们精准找到了相关领域的科研团队,解决了纳米钙项目的技术痛点,节省了项目的时效成本。”日前,贵州长通集团科创副总裁、贵州长通电气总经理刘冰在接受采访时说,“科技云”平台高效直击企业找不准对应科研团队的痛点,有效节省了供需对接空白期的时间成本。

  “科技云”是依托贵州省企业综合服务平台(贵商易)为广大创新主体提供科技创新资源服务的信息化平台。平台遵循开放、共享、自愿原则,面向政府部门、企业、科研院所、高校、金融机构等主体的发展需求,以“供、需、服”三端“信息交互”协同创新为主线,引导创新资源要素自由便捷高效向企业汇聚,解决供需双方产、研“两张皮”问题,促进创新链推动产业链有序发展,以科技数字化方式赋能高质量发展。

  “从在平台上录入企业信息资料到项目闭环投产,前后总共不超过4个月。”刘冰说,去年12月,集团子公司贵州长泰源纳米钙业科技有限公司在“科技云”平台上发布了技术需求,详细注明了项目现有基础、需要解决的问题、想要达到的效果和性能及合作方式。很快,通过平台技术经理人,公司对接到贵州理工学院化工学院院长黄宏升教授,他本身的科研方向也与公司的需求吻合,从匹配到合作到现场测试到量产,双方合作很顺利。目前,公司在“科技云”平台上还有两个项目的技术需求正在对接中。

  “在平台上填报企业信息资料之后,我们可以得到一份企业发展能力评估报告,从研发投入情况、知识产权情况、企业营收统计等方面绘出企业画像,便于企业进一步了解自身情况。”贵州智诚科技有限公司品牌经理谢笑尘表示,除此之外,一些法律顾问、资质评估的服务也可以通过平台申请“科技创新券”抵扣金额,甚至可以搭建起共享科研设备的平台,让大家合作共赢。

  目前,市科技局正加快推进“科技云”平台的建设。除了畅通“供、需、服”对接之外,“科技云”还为广大创新主体提供了科技创新资源服务,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科技能量。

  “下一步,希望能够促进企业与科研团队的合作与交流,打破省内外的地域限制,与更多优秀科研团队建立合作与联系,这也是我们希望通过‘科技云’平台达成的目标。”谢笑尘说。

  “毋庸置疑,‘科技云’为企业节省了时效成本,同时,在政府部门管控下进行合作也排除了一些信息安全隐患,对整个研发过程的记录也更加全面,在后续的经费补贴核销流程中也更轻松。”刘冰说,希望“科技云”平台在后续建设中,可以与更多部门和企业合作,构建更全面、强大的信息平台。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刘云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