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中山一院贵州医院胸外科、麻醉科、手术室、影像科等科室合力为一患者开展自主呼吸免气管插管胸腔镜下右上肺结节切除术,术后患者即醒,自己走出手术室,并在手术后两小时内饮水和进食。
据了解,该名患者60岁,一年前检查发现右上肺磨玻璃结节,大小约1.1cm,当时根据患者病情未做特殊处理,定期复查结果也显示,结节没有明显变化。今年10月初,该患者来到中山一院贵州医院复查胸部CT,提示右上肺结节较前稍增大,实性成分较前增多。根据患者病情变化,中山一院贵州医院党委副书记、执行院长、胸外科主任医师陈振光团队对患者病情进行了反复评估,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后,决定为患者开展自主呼吸免气管插管胸腔镜下右上肺结节切除术。
陈主任介绍,此次采用自主呼吸免气管插管胸腔镜下右上肺结节切除术,大大减轻了患者咽喉部不适感,术中不使用肌肉松弛药物,保持患者自主呼吸,避免了正压通气带来的肺部损伤,同时结合“多模式镇痛理念”进行超声引导下的椎旁神经阻滞,减少静脉镇痛药的使用,最大程度减轻了患者术后疼痛。
“保留自主呼吸的喉罩通气麻醉对胸外科手术的麻醉管理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需要医护人员密切配合、严密监控患者术中各项体征保持平稳,不同于以往的手术风险和麻醉难度。”陈振光说。最终,在多学科的全力配合下,陈振光团队成功为患者实施自主呼吸免气管插管胸腔镜下右上肺结节切除术。患者术中无气管导管、不留置尿管。术后患者恢复良好,并在术后两小时内饮水和进食,真正实现了胸科手术“整体微创”的目标。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谢孟航)
(《成功实施胸科手术“整体微创”》由贵阳日报为您提供,转载请注明来源,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