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贵州省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监测取得初步成效

首次捕捉到林麝和白冠长尾雉 活动珍贵影像

来源:贵阳日报     2024年11月16日        版次:A02    作者:

  贵州省首次捕捉到的白冠长尾雉活动和觅食影像。 省林业局/供图

  本报讯 来自省林业局的消息,为加强珍稀濒危野生动物保护,摸清资源底数,掌握资源动态变化,省林业局今年1月启动了2024年度贵州省陆生野生动物监测工作,目前第一轮外业监测已经完成,并取得初步成效。

  据介绍,本次监测任务主要由省林业调查规划院承担,重点关注黔金丝猴、黑叶猴、林麝、白冠长尾雉、中华穿山甲5种珍稀濒危物种,监测范围包括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13个监测单元,涉及全省5个市(州)17个县(区),监测面积为28.4234万公顷,布设了240台红外相机。

  据初步统计,本次监测已发现陆生野生动物近200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6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9种。采集到包括黔金丝猴、黑叶猴、林麝、白冠长尾雉等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的珍贵影像,并首次捕捉到林麝和白冠长尾雉的活动和觅食影像。

  通过野外监测还发现,黔金丝猴亚成体和幼体较多,种群呈增长趋势;黑叶猴数量较多,种群较为稳定,贵州省珍稀濒危野生动物保护成效较好。

  目前,第二轮外业监测正在进行中。

  省林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开展陆生野生动物监测,旨在强化森林资源和全域野生动物保护,推进贵州省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曾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