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智”促治 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

——访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局长练余天

来源:贵阳日报     2024年11月16日        版次:A02    作者:

  “近几年,我们持续加强城市管理信息化、智能化建设步伐,通过运用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数字技术对城市管理工作进行数智赋能,为城市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提供有力支持。”贵阳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局长练余天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练余天介绍,在市容管理工作中,传统的人工巡查模式,往往面临人力不足、覆盖面有限、问题处置不及时、矛盾纠纷常发生等情况。现在,以电子眼替代人眼来自动发现城市管理问题,既节省了人力物力,也优化了执法全过程监督,减少了不必要的矛盾接触,让管理和服务更加精准高效。

  练余天举例说,乌当区新创路长期存在游商占据消防通道、门面延伸占道等问题,给市民出行造成不便且存在安全隐患。因此,城管部门每天都要派驻多名执法人员进行定点值守,但常常是“守了东头丢了西头”。后来,通过智能视频分析系统既实现了全天候无死角发现问题,又能及时解决和处置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准施策,新创路的市容秩序、环境卫生持续好转。

  系统是如何使用的呢?当电子眼发现游商占据消防通道、车辆占用人行道等城市管理问题后,系统会通过闪屏、响铃、发送信息等方式发出预警,随后指挥中心工作人员会将线索传递给距离此处最近的执法人员,指挥其赶往现场处置问题。同时,执法人员身上的执法记录仪具有实时传输功能,不仅能让指挥中心随时掌握现场情况,做出更加准确的决策,还能对执法人员执法全过程进行监督,规范并提升执法质量。

  系统还可依托趋势分析功能,从多个维度深入剖析城市管理事件发生的规律。以新创路为例,通过对大量数据的分析,发现上下班高峰期游商占据消防通道最为明显,执法部门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根据不同区域的问题特点和需求,合理分配执法人员、设备等资源,实现高效管理。与此同时,通过对经营人群、经营种类的分析,将部分占道经营户分类规范迁移至指定地点经营,实现精准服务,既照顾好群众的“肚子”又维护了城市的“面子”。

  此外,这套系统还能实现智能化的指挥调度,极大地增强应急指挥调度能力。以城区排水防涝为例,在汛期时,可以及时准确地掌握易积水点现场实时积水深度情况和变化情况,有利于预警和发布积水信息,也为科学组织排水防涝工作,提升调度、处置效率,保障群众出行安全奠定了坚实基础。

  去年6月,一场大暴雨导致花溪区一处下拉槽出现严重积水阻断车辆通行,险情出现后,系统自动报警,指挥中心值班人员立即调度抢险人员赶赴现场,排除险情,解救被困车辆和群众。通过该系统对积水点实时监测,分析积水原因,精准调度市政、环卫和绿化等部门采取抽水排水、清理落叶和倒伏树木等措施,及时排除积水,确保城市道路顺畅、市民出行安全。

  “当然,城市管理的工作涉及方方面面,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全市综合行政执法部门还将继续围绕城市精细化管理的要求,持续推进‘贵阳城管’平台功能建设,为建设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数字贵阳贵安注入强劲动能。”练余天说,目前,该局正结合保障城市运行安全和建强基层民生服务等要求,大力推进执法、市政、环卫、公园绿化等领域数字场景建设,推动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数字技术与综合执法、建筑垃圾治理、市政防水排涝、古树名木保护等重点工作深度融合,不断提升城市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汤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