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赵朴初书法艺术馆落成暨赵朴初珍贵文物捐赠仪式在上海博物馆东馆隆重举行。
展陈分为“母兮吾土”“亲密战友”“时代巨匠”“当代维摩”“高山景行”五个板块,精选赵朴初各个时期的书法作品、文献手迹等文物,多角度、全面立体地展现了赵朴初爱党爱国为民的壮阔人生、高风亮节。
“爱护真逾己,痴愚愧比儿。行行皆寸草,处处是深慈。”一件楷书《贺大姨六十寿诗》卷,承载着赵朴初对亲友质朴深切的情感。1935年,大姨关静之六十岁生日时,时年29岁的赵朴初作诗庆贺。
这也是此次捐赠的赵朴初本人作品中书写时间最早的一件,是他罕见的早年存世作品。赵朴初一生笔耕不辍,直至生命的最终一刻,这批捐赠书作跨越至少65年,系统完整地体现了他书法艺术的风格演变与形成的过程。
“明月清风,不劳寻觅。”另一件行书《自书遗嘱》卷,共有三份,其一书写于1990年,另两份则书于1996年。1996年,赵朴初大病稍缓,让家人找此前写好后放在书橱屉内的遗嘱未果,于是在病房中根据记忆补写。时年已90岁的他,书法儒雅隽秀,苍劲老辣;而在遗嘱中叮咛捐献遗体、不留骨灰、不搞告别,尽显他的高风亮节和豁达胸怀。
展厅一角,还通过其家属捐赠的家具、物品复原了北京南小栓胡同1号赵朴初故居的客厅与书房。
上海是赵朴初学习、生活、战斗、工作过的地方,他在这里度过了35年。赵朴初亲属遵照赵朴初和夫人陈邦织的遗愿,以陈邦织的名义向上海捐赠近2700件/组赵朴初珍贵文物。
简工博
(《上海博物馆东馆五大板块 展示赵朴初珍贵文物》由贵阳日报为您提供,转载请注明来源,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