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预防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避免共用餐具是关键

来源:贵阳日报     2024年11月19日        版次:A07    作者:

  我国《胃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方案(2024年版)》中明确指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是胃癌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感染幽门螺旋杆菌后有什么症状?如何检测是否感染幽门螺旋杆菌?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消化内科的副主任医师、副教授潘晨为读者解惑。

  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的几大信号

  “幽门螺旋杆菌作为一种常见的胃部感染性疾病,其全球感染率居高不下,犹如一颗‘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引发一系列胃部疾病,甚至部分胃癌也与其密切相关。一旦感染幽门螺旋杆菌,如果不经过治疗,很难自愈。”潘医生说,幽门螺旋杆菌是一种特殊的细菌,广泛存在于日常生活中。这种细菌感染是人类最常见的慢性细菌感染之一,全球自然细菌感染中超过50%的案例都与其有关。发展中国家的感染率更是高于发达国家。而在中国,相关的幽门螺旋杆菌调查显示,感染率在40%至90%之间波动,平均感染率为59%。这意味着,在每五个人中,就有三个人感染了这种细菌。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后,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引发一系列消化道疾病,包括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增生性息肉,甚至慢性萎缩性胃炎、肠化、胃癌等。此外,它还与胃黏膜相关淋巴样组织淋巴瘤、不明原因缺铁性贫血、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维生素B12缺乏症的发生有关。

  潘医生提醒,感染幽门螺旋杆菌后,患者可能会出现一系列不同程度的消化道症状,包括口臭、恶心、上腹痛、上腹胀等,甚至可能出现呕血、黑便、贫血、消瘦等严重表现。但需注意,并非所有患者都会出现明显症状,有些患者可能仅表现为食欲减退、打嗝等轻微症状。此外,还有部分患者可能是无症状携带者,但长期的潜伏感染仍可能对胃黏膜造成持续炎症和损害。

  如何检查是否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呢?潘医生介绍,临床上常用的检测方法是尿素呼气试验,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呼气试验,通过呼吸吹气的方式,利用口服核素(14C或13C)标记的尿素,对机体内是否感染幽门螺旋杆菌进行检查,是最常用的无创检查方式之一。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检查前的两周内,应避免服用“拉唑”“拉生”等药物,四周内不可服用“铋”剂、抗生素以及有消炎作用的中药,因为这些药物可能会使幽门螺旋杆菌进入休眠状态或降低其尿素酶活性,从而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特殊群体无需立即治疗

  潘医生表示,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关注孩子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问题,并前来咨询。但对于某些特定人群,如14岁以下的儿童、高龄患者以及孕妇,即使感染幽门螺旋杆菌,也不需要立即进行治疗。“儿童和高龄患者需要特别警惕药物对肝肾功能的影响,而孕妇则需要考虑药物对胎儿和哺乳期新生儿的影响。因此,在决定是否进行治疗时,一定要咨询医生的建议。”潘医生说。

  另外,有些市民虽然检查结果显示幽门螺旋杆菌阳性,但并无任何症状。对于这种情况,潘晨医生建议咨询医生并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进行治疗。因为幽门螺旋杆菌具有一定的致病性和传染性,即使目前无症状,也可能在未来引发疾病或传染给他人。特别是对于需要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心脑血管药物的患者,即使没有症状,也建议考虑根除幽门螺旋杆菌。

  关于幽门螺旋杆菌的预防,潘医生表示,预防的途径并不复杂:养成良好生活习惯,避免病从口入是预防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最佳途径。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途径多样,包括口口传播、食物和水污染、与感染者密切接触等。因此,保持个人卫生,如勤洗手、避免共用餐具等,都可以降低感染的风险。

  通讯员 夏天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