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创新普法形式 夯实法治根基

——息烽县人民检察院推动普法宣传与法治实践深度融合

来源:贵阳日报     2024年11月23日        版次:A03    作者:

  “同学们知道什么是校园欺凌吗?”“如何防止校园欺凌的发生?”……近日,息烽县人民检察院的检察官来到息烽县乌江复旦学校(高中部),为该校400余名学生作主题为“拒绝校园欺凌”的法治讲座。

  课堂上,检察官通过小游戏、互动问答、案例分析等方式,从校园欺凌的概念等内容出发,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引导学生正确防范和应对校园欺凌行为。

  这是息烽县人民检察院推动普法宣传与法治实践深度融合,紧紧围绕普法重点依法履职,不断压实普法责任,努力提升基层群众法治意识和检察工作满意度工作的一个缩影。近日,《司法部、全国普法办关于通报表扬全国“八五”普法中期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的通知》印发,全省55个单位、44名个人获表扬,息烽县人民检察院位列其中。

  

  立足主责主业 深耕法治责任田

  息烽县人民检察院把法治宣传教育贯穿检察工作全过程,使案件办理、纠纷化解、检察服务成为向群众普法的生动课堂。

  近年来,息烽县人民检察院扎实开展法治进校园工作,高度重视法治课堂作用,创新开展定制课堂、订单课堂、夜间课堂、庭审进校园、微动漫小课堂等,以各种精彩的课堂讲授提升青少年学生的听课兴趣,于潜移默化中不断提升学生的法治知识,以检察担当作为积极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

  “检察院24名检察官(助理),人人担任法治副校长,充分运用‘庭审入校园’‘夜间课堂’‘定制授课’等方式,开展法治宣讲300余场。”息烽县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石光敏介绍,该院2023年录制的普法课件获贵阳市中小学法治副校长法治教育优质课一等奖。同时,依托“政法大走访”等深入村(居)开展法治宣传,走访群众2000余户、走访企业60余家,发放法治宣传资料36000余份,有效提升了群众法律意识和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

  

  聚焦普法重点 当好法治引路人

  今年以来,息烽县人民检察院为全面贯彻落实“八五”普法规划,持续推进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多措并举,不断提升农村基层普法队伍“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能力水平,逐步形成做“法律明白人”、当“法律引路人”的浓厚氛围。

  在农村,息烽县人民检察院检察官们走进合作社、菜地,实地了解社情民意,通过面对面谈心交流的方式,摸排邻里、婚姻家庭等各类矛盾纠纷隐患苗头,确保矛盾纠纷早发现、早化解,不积累、不激化,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及时分析研判、主动化解。同时,坚持边排查边化解边宣传的原则,向群众认真讲解涉及“三农”的相关法律知识,如合同的签订、劳资纠纷、土地承包经营流转等涉农知识,积极引导群众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检察官们还为村组干部、村民等送上法治宣传课,课程围绕《民法典》以案释法,重点宣传与日常生产生活紧密结合的法律知识,并发放《民法典》、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手册等资料。

  息烽县人民检察院检察官马瑛说:“送法进田间地头是法律服务群众的具体举措之一,只有真正与群众‘零距离’释法明理,群众才会提高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意识。”

  拓展形式载体 传播法治正能量

  息烽县人民检察院主动适应群众法治需求,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普法宣传矩阵,充分运用门户网站、“两微一端”等开展普法宣传。

  2023年组建新媒体中心,开设《听检析法》等栏目,累计发布原创信息600余条,得到新华社、法治日报、检察日报、贵州日报等媒体转发刊登163篇次,总点击率达50余万次。被最高检评为2023年读报用报先进单位,被贵州日报报刊社评为2023年度宣传工作先进集体。录制《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公益诉讼之息烽做法》等课程,在教与学中交流互动、解决问题、提升能力。根据所办案件摄制的普法微电影《检护“未”来》《顶醉》分别获省委网信办2023年网络普法作品三等奖和全省检察机关三微作品展示三等奖。加强典型案例培育宣传,一项调研课题获贵州省社科院优秀调研报告三等奖,办理的“中寨朱德旧居”红色文物打卡点案等5件公益诉讼案件获最高检正义网“千案展示”发布,“大寨红军标语案”被最高检“案鉴”栏目专题报道。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章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