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心用情当好“牵线人”“发言人”“知心人”

——记市人大代表,云岩区创业协会党组书记、会长熊丽娟

来源:贵阳日报     2024年11月27日        版次:A02    作者:

  聆听群众“心里话”,搭建就业桥;解决群众“心中愁”,打造租赁平台;当好百姓“心上人”,建设妇幼之家……自担任人大代表以来,市、区、镇三级人大代表,云岩区创业协会党组书记、会长熊丽娟的履职笔记里写满了“民生”二字。

  

  当好“牵线人” 搭建就业桥

  “熊会长,又来麻烦你了,本月我们企业活动较多,用工需求有点大。”“真是巧了,熊代表,居委会刚筛选出一批待业村民名单。”“那正好,我来牵线搭桥,咱们用工就业两相宜。”……走进位于云岩区万科翡翠传奇人大代表联络站,讨论声不绝于耳,熊丽娟正拿笔记录大家的需求,确保每个细节不遗漏。不一会儿,一份详细的用工对接计划就成型了。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随着城镇化的推进,贵阳城中村有一部分特殊群体无土地、无技能,就业成为最大的难题。”熊丽娟说,“我向人大提议通过整合资源,在每个社区建立就业创业服务站,助村民在‘家门口’就业。”熊丽娟说,建议一经提出,就得到了各部门的积极响应,如今,黔灵镇雅关村村民不仅有了就业岗位,还有了免费的技能培训课,形成职业培训长效机制,大家带着“技能证”在家门口就能稳定就业。

  帮助村民解决就业问题,熊丽娟觉得还不够,她说:“还要转换思维,鼓励有能力的大学生积极创业,创造更多就业岗位。”

  2023年,在云岩区人大的支持指导下,熊丽娟建立大学生创业就业孵化基地,以政府为主导、社会组织参与、市场化运作的方式打造大学生创业就业孵化基地,进一步推进“精准就业”“精准服务”工程。

  

  当好“发言人” 打造租赁平台

  “辖区内失地农民的情况各不相同,对于失地农民的问题要做到因地制宜,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在熊丽娟看来,调研是人大代表的基本功,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2018年,熊丽娟带领团队调查失地农民的生活状况。她发现,雅关村的失地农民由于缺乏固定资产,生活压力较大,而茶店村的失地农民拥有大量闲置的回迁安置房,这些房源地理位置较好,但一直闲置,未能发挥应有的经济效益。

  针对该情况,熊丽娟提出《关于解决城中村“农民”问题,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建议》,建议基层政府部门探索联动社会组织参与社会化助业的新模式,进一步整合公共就业服务资源和社会助业资源,建议提出后,立刻得到有关部门回应。

  同年,在云岩区人大的支持下,熊丽娟带领团队着手开发“芯民易”租赁平台。该项目以茶店村杨柳湾的16户失地农民为试点,鼓励他们用房屋作为股权、资金作为股金参与项目,采用一体化联合众创模式,共同建设和发展“芯民易”。

  如今,“芯民易”项目已见成效,为失地农民和困难人群提供就业岗位超100个,为云岩区城乡接合部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当好“知心人” 建设妇幼之家

  2023年,在各级人大的支持下,熊丽娟在万科翡翠传奇小区成立人大代表联络站,以便更好察民情、聚民智、惠民生。

  “联络站是传递社情民意的重要渠道,用好代表联络站,建言才能更精准、有效。”熊丽娟说,联络站成立后,农民工子女和待业妇女群体走进了她的视线。“作为人大代表不仅要当大家的代言人,也要当大家的知心人,妇女儿童作为弱势群体,需要更多关怀,我希望打造一个妇幼之家,更好保障他们的权益。”

  为让辖区内随父母打工的儿童有一个固定的学习环境,熊丽娟在人大代表联络站旁建立“芯民易”儿童之家,为孩子们提供图书馆、美术室、书法室等。

  为了让儿童之家更好地发挥作用,她与贵州理工学院等高校对接,签订志愿服务协议,吸引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儿童之家的建设和服务。在她的努力下,每周三、周六、周日开设“四点半课堂”,为孩子们解决课后辅导和看护问题。

  以此为载体,熊丽娟建立妇女儿童志愿者服务站、社工服务站、就业创业服务站等,订单式开展妇女就业创业指导活动、心理疏导活动,整合各方资源搭建就业平台,为妇女们提供更多的就业和创业机会。

  如今,熊丽娟已助辖区17名妇女创业、35名妇女就业,为10余名创业妇女申报政府补贴。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田一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