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袱”变财富 增收有盼头

——修文县清水村盘活低效闲置资源见闻

来源:贵阳日报     2024年12月03日        版次:A04    作者:

冬闲时节,在位于修文县久长街道清水村的贵州清亲服饰有限公司,工人们正在上千平方米的车间里赶制工装、校服、围裙、袖套等产品,断布机、锁边机、电脑自动转角双针机等设备快速运转,形成一首独特的“交响乐”。

去年以来,清水村通过盘活闲置教学楼和低效厂房,面向市场需求大力发展服装、泡沫箱加工制造产业,给村民和村集体打开了增收新路子。

作为清水村的村集体企业,贵州清亲服饰有限公司落户于原清水小学校址。清水小学停止办学后,之前的教学楼作为村集体资产一直闲置,2023年10月,村“两委”将其盘活,组织村民在里面办起了围裙加工小作坊,“试水”生产销售围裙并取得成功。今年,在70万元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的“灌溉”下,清水村的服饰加工产业实现“鸟枪换炮”。

“我们先前购置了20台缝纫机,用来加工围裙。2024年初,衔接资金注入后,我们按照村干部与村民‘1+1’的经营模式,引导村民入股,吸纳了23万元社会资金,采购了50多台设备,并且对旧校舍进行全面改造,升级硬件设施。”清水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闵德红说。

在此基础上,清水村于7月份注册成立贵州清亲服饰有限公司,于8月份扩大生产规模,将围裙加工小作坊升级为服饰生产制造车间,主要从事服装、服饰研发制造等生产经营活动,预计年产各类服装3万件左右,实现毛收入30万元以上,为村集体创收3万元以上。眼下,生产车间正忙着为广州等地的企业代加工服装。公司成立后,进一步盘活了闲置教学楼,也让当地更多中老年群众就近就业有了“衣”靠。

“农闲就来做工,按计件酬,多劳多得。在‘家门口’就能就业拿工资,我很满意。”生产车间工人刘菊凤开心地说。

清水村还盘活了一处低效厂房,引进企业生产泡沫箱。“泡沫箱加工厂投入了200多万元购置设备,从去年7月份开始投产。截至目前,已生产大大小小的泡沫箱70多万个,主要供应给省内农业产业基地、电商企业、冷链物流企业等,产品供不应求。”贵阳银鑫包装有限公司负责人周礼萍说。

“泡沫箱加工厂每个月产值在30万元左右,可以提供5个工作岗位,每年能增加村集体收入5万元左右。下一步,我们将盘活更多低效闲置资源,努力让‘包袱’变财富。”闵德红说。

姜继恒 高杰 田颖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顾林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