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从乌当区人民法院12月6日召开的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工作新闻发布会获悉,今年以来,该院法治副校长团队深入全区各中小学校开展法律宣传20余次,现场为4000余人普及有关法律知识。
今年,乌当区人民法院积极开展“护苗”专项行动,通过送法进校园、开展模拟法庭、举办开放日等方式,向未成年人普及有关法律知识,帮助未成年人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培养其遵纪守法、崇尚法治的良好习惯。同时,成立“朱妈调解工作室”,由女性法官对婚姻纠纷中涉未成年人案件的家庭提供法律指导和帮助,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减少因离婚而产生的不履行抚养义务、不支付抚养费等问题,最大程度避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遭受到伤害。
为持续保护未成年人、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乌当区人民法院成立法治副校长团队,开展法治副校长“送法进校园”系列活动,结合辖区涉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反映出的法律盲区和未成年人学生的关注点,通过情景模拟、主题班队会、法律知识竞赛、谈心谈话等方式,开展“1对1”订单式普法,推动落实“学校点单+法官讲课”的普法模式。
乌当区人民法院还联动区教育局、区民政局等,设立全省首家“家、校、法”共享法庭,为未成年人家庭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和法律帮助;利用“回访帮教”,帮助罪错未成年人走上正途、重返社会,扶助未成年被害人摆脱阴霾、健康成长;举办“12周岁法律生日仪式”,让未成年学生明白12周岁在刑事法律中的意义,为该年龄段学生敲警钟。
下一步,乌当区人民法院将持续加强专业化少年审判培训和法治副校长团队建设,不断创新普法宣传机制和形式,推动“家、校、法”共享法庭实质化运行,广泛联动学校、社区等力量,开展法治副校长进校园、回访帮教、未成年人家庭教育指导以及司法救助等行动,着力提升少年审判法官业务水平,深化相关法律知识普及,引导未成年人尊法向善,让未成年人在法治的“阳光”下健康成长。
发布会最后,乌当区人民法院还呼吁社会各界,一起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帮助未成年人远离违法犯罪,共同呵护未成年人成长。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黎荣)
(《乌当区法院法治副校长团队到校宣传20余次》由贵阳日报为您提供,转载请注明来源,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