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谢孟航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
发展的贵安,求才若渴。近年来,贵安新区始终把人才作为强区兴业之本,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人才工作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紧盯“一极一高地两示范”发展定位,对标国家级新区标准,精准聚产引才,着力下好引进人才、集聚人才“先手棋”。
为推动人才“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最大增量”,贵安新区立足“产业版图”绘制“人才地图”,把高校毕业生作为“关键一环”,优化引才政策,拓宽引才渠道,不断推动“好人好马上贵安”。
得益于多元招引渠道,2024年1至11月,贵安新区新增人口4.2万人、人口总量达44.7万人,其中新增人才约2.2万人,人才总量达9万人,人才“蓄水池”日益丰盈。
聚焦产业发展 汇聚一批人才
人才作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能动主体,在推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国家级新区,贵安新区聚焦数字经济、“两主两特”主导产业布局,以产引才、以才促产,让人才与产业同频共振、同轴共转。
“今年以来,贵安综保区通过平台资源,帮助推送了50名高校学生到我们公司来实习。”贵安综保区企业贵州双坤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贵安新区分公司人事经理朱恩旺说,推送的这批学生如果顺利通过试用期和考核就可以转为正式员工。这批学生都踏实能干,将作为公司的储备干部进行培养,争取让这些新鲜血液留在贵安。
据悉,围绕保税业务、电子信息、智能终端、服务贸易等重点产业、主导产业需求,贵安综保区结合园区企业用工和人才需求,构建政企、校企、政校等交流合作机制,搭建管委会与企业、学校之间的信息共享平台,合力动态制定重点引才单位清单、人才需求清单、意向专家清单“三张清单”,充分利用“人才月”、人才博览会、“筑人才”APP、贵阳人才网等活动和平台,开展各类“高精尖缺”人才招引行动,大力培育引进支撑产业发展的高素质产业创新人才。
“我们鼓励企业利用引进的博士、硕士研究生资源,建立高层次人才服务团队,以高层次人才服务高层次人才,以老带新培养人才,用好人才智力资源。”贵安综保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前三季度,该区新增各类人才9650人,外贸进出口额、规上工业总产值、规上工业增加值等关键指标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人才因产业而聚,产业因人才而兴。
今年以来,贵安新区围绕“三大基地”建设,依托宁德时代、比亚迪、中科电气等35家优强企业,以及中车、兴业银行、网易等38个重点项目,立足贵阳贵安、面向全省、放眼全国,全面实施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双轮驱动”,全方位实施开放引才计划。目前,新签约项目38个、到位资金105.37亿元,新增投产项目10个,奇瑞(贵州)产业基地、中车贵安基地等重大项目陆续建成投产。今年1至11月,贵安新区新增各类人才约2.2万人,目前人才总量达9万人。
用好用活政策 吸引一批人才
为确保人才能“引进来”,今年以来,贵安新区整合省市“1+29+3”等政策资源,探索制定贵安新区灵活区域政策,以更大服务范围、更准产业匹配、更好服务保障,精准聚产引才。今年兑现引才等政策资金2677.98万元,同比增长143.45%。
“我们聚焦核心区7.01平方公里,从人口人才布局、基础工作、户籍政策、重点工作、配套设施五个方面发力,全力推动大科城核心区人口人才导入。”贵安新区大科城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大科城落实并细化各项优惠政策,着力营造更加宽松的落户政策环境,吸引各类人才来新区发展,促进人口规模和人才质量双提升。
11月18日,位于贵安新区大科城的贵州云垒科技有限公司对新进员工进行为期一周的岗前培训,培训内容除工作岗位要求外,还增加了落实新引进人才安家费、人才购房、租房补贴等贵阳贵安就业优待政策。
“‘零门槛’落户贵安,不设任何限制条件,政策很宽松,办理也很方便。”贵州云垒科技有限公司一新进员工表示,为给大家提供便利,优化办理方式,贵安新区还实行“7×24小时”户籍办理模式“随时办”,拿着手机或者打开电脑就可以实现“网上办”,便利又省心。
据悉,今年以来,贵安新区大科城会同新区各部门,紧盯核心区主导产业、重点企业用才缺口,聚焦大数据人才、制造业人才和高校毕业生,抓好供需对接。今年以来,核心区新增制造业人才310人、大数据人才2250人,招引毕业生226人。
此外,贵安新区大科城还积极到入驻企业开展人才政策宣传,承接省、市人才政策在新区兑现,落实重点企业“一事一议”奖励政策,做好人才分类认定,核心区范围共有省级人才绿卡2张、贵阳市人才绿卡14张、青年卡4000余张。
“我们围绕产业所需、企业所需、发展所需,进一步加强与大学城、职教城的联系联动,推动大科城设立企业人才服务中心,打通核心区企业人才服务最后一公里,吸引更多人才到新区创业就业。”贵安新区大科城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新区高质量发展政策红利的不断释放,新型城镇化加速发展,通过教育和产业资源吸引到的人才越来越多,求学、就业的青壮年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人口总量不断提升,人口年龄结构呈现年轻化趋势。
盯紧高校毕业生 招引一批人才
11月14日,贵安新区2024年“贵聚英才·安心乐业”专场招聘活动人头攒动,许多企业展位前排起长队,企业和求职者双方围绕岗位要求、职业发展路径、薪资待遇等事项面对面交流,现场气氛热烈。
“在贵安新区上学这几年,感觉新区一年比一年好,人才招引的优惠政策也很诱人,所以希望能留在这里。”贵州财经大学电子商务专业大四学生刘琪琦说。
贵安新区2024年“贵聚英才·安心乐业”专场招聘活动旨在通过加强政府、学校、企业三方联动,让更多毕业生把贵安新区作为就业创业的根据地。活动自4月份启动以来,共计开展18期,提供岗位2.6万个次,促成2355人达成初步就业意向。
人才兴则新区兴,人才强则新区强。今年以来,贵安新区坚持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对象,持续为毕业生送岗位、送政策、送服务,着力引聚青年人才在贵安新区扎根发展。此外,新区各部门、企业、高校也不断加强协作,共谋科学育才、精心用才之道,动作频频、硕果累累。
4月1日,贵州财经大学与贵安综保区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明确在人才培养、产教融合等多个领域开展深度合作;4月26日,贵安综保区、贵州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南京瀚海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贵州隆秦博思科技有限公司就筹建阿里巴巴数字贸易学院举行“政、企、校”四方签约仪式;10月16日,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与贵安综保区开展座谈,共话用好高校人才资源,推动产学研深度合作……
济济多士,乃成大业;人才蔚起,国运方兴。
下一步,贵安新区将聚焦百千万人才、“三大产业人才”、留筑毕业生及省外高校毕业生等,加快推动省级人才公寓筹集,完善应届高校毕业生免费租住政策,构建更优、更好的安居服务体系。同时,明确人才目标,细化岗位挖掘、企业人才服务、安居保障等举措,加快推动核心区人口人才导入。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发挥好各园区企业人才服务中心作用,推动整合“四城”产业、人才、教育、科技资源融通,助力产业、专业、创业、就业信息互通。依托城市运行管理中心功能优势,建好人才数智化服务平台,完善企业寻才、人才求职、人才安居、人才交流、子女就学及人才就医等服务场景,做到人才服务“有事报到、无事不扰”。不断推动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持续提升人才集聚能力和保障水平,为贵安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贵安新区:多元引才 赋能高质量发展》由贵阳日报为您提供,转载请注明来源,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