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心做强企业 用情履职为民

——记市人大代表、贵州醉苗乡餐饮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丁文建

来源:贵阳日报     2024年12月16日        版次:A02    作者:

从路边小店到大排档,从酒楼到餐饮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从企业家到人大代表……贵阳市第十五届人大代表、贵州醉苗乡餐饮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丁文建坚持“干一行、爱一行、懂一行、专一行”,将非遗民俗文化与企业有机结合,讲好贵州故事,热心公益事业,坚守为民情怀,用实际行动践行人大代表的责任与担当。

制定标准 促进行业发展

“一辈子只为做好一坛酸汤、一条鱼。”这是丁文建的口头禅。经过近30年的潜心经营,不断改良提升酸汤品质,2013年,贵州醉苗乡餐饮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旗下的“老凯俚酸汤鱼”被认定为“贵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贵州省一张颇具代表的“地方美食名片”。

作为人大代表,丁文建深知自己肩负着推动地方文化传承和产业发展的重任:“要想让贵州的餐饮文化走出去,就必须有统一、规范的标准来引领。”他带领团队深入挖掘贵州的民族文化资源,巧妙地将历史文化、民族服饰等元素融入餐饮门店的装修和装饰中,营造出独特的文化氛围。“我们希望用美食讲好贵州故事,让游客在品尝美食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贵州的民族文化和特色。”丁文建说。

为了确保酸汤的口味和品质统一,丁文建带领团队对苗族传统制酸工艺进行深入研究,并与贵州省天然产物研究中心合作,形成一套完整的制酸、存酸、用酸工艺。

“仅凭一家或几家品牌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要想将酸汤鱼推广出去,必须实现整个行业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为此,在丁文建的倡议和推动下,老凯俚酸汤鱼联合贵州省质量技术监督局、食品工业协会及多家单位共同研究酸汤的制作标准,参与制定了《贵州酸汤调味料地方标准》,加快推动酸汤行业的规范化发展和建设。

履职进言 助力地方发展

“替群众发声、帮群众解难、为群众服务,是一名合格的人大代表应尽的职责。”丁文建说。这些年,秉承“全力以赴,传播贵州”的企业使命,丁文建深入研究贵州少数民族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内容,推动餐饮、农特产销售、民俗文化等与旅游业深度融合,让游客全面感受贵州民俗文化,成为推动“黔菜出山”“黔中文化”展示的窗口。

2023年,丁文建提出关于打造大型餐饮文化空间,助力云岩文旅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希望在云岩区打造一个集地道餐饮、历史文化、民族特色演绎于一体的大型综合特色餐饮文化项目,让外地游客能爱上云岩、传播云岩,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此后,围绕民俗文化传承和餐饮业发展,丁文建立足本职岗位和代表职务,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助力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相继提出《关于打造“城市客厅—贵州民俗·美食文化体验街”的建议》《关于打造贵阳城市文化名片的建议》《关于“让特色美食成为出游原动力,助力贵州文旅经济发展”的建议》《关于深入探索、挖掘、推广“阳明文化”的建议》《关于将人民大道打造成为“贵州民俗文化体验街”的建议》等一系列建议。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希望我的这些建议能有效助推贵阳市民俗文化传承和餐饮产业发展。”丁文建说,未来,他会继续为贵阳市民俗文化及餐饮业发展建言献策。

热心公益 肩担社会责任

在丁文建的办公室,珍藏有厚厚的一摞信件。“这是10名受资助学生给我写来的感谢信,这10封来信让我倍感欣慰,成为我勇担社会责任的动力。一个成功的企业家不仅要创造财富、赢得声誉,更应肩负起社会责任,尽己所能帮助社会各个群体,懂得回馈社会。”丁文建说。

家住云岩区宅吉路的下岗工人屈师傅和老伴下岗后,一度生活没有着落,丁文建通过社区了解情况后,把他们招入公司,为老两口解决了再就业问题。如今,贵州醉苗乡餐饮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在丁文建的带领下,已陆续扩展至17家店,解决了近千名群众的就业问题。

自2010年以来,丁文建先后加入“春晖行动”“美丽贵州·万件冬衣暖童心”“同心活动”等公益活动,持续开展捐资助学、扶危济困等帮扶活动,积极投身到疫情防控、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等各类公益事业中,累计捐款捐物200万余元。

情之所系、心之所向、行之所至。丁文建表示,他将坚持以初心守民心、用真心暖人心,努力发挥人大代表的作用,积极传递群众声音,为社会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田一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