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贵阳市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服务 取得三大成效

来源:贵阳日报     2024年12月21日        版次:A03    作者:

今年6岁的言言(化名)是一名孤独症患者。2020年经医院诊断,其语言发育迟缓,不会互动、感统失调,必须及时进行康复训练。为了让孩子像正常小朋友那样能融入集体、融入社会,言言妈妈带着言言去了全国各地知名医院看病,高昂的开销让原本还算富裕的家庭很快捉襟见肘。2021年,观山湖区残联的工作人员收到了言言妈妈递交的残疾儿童康复救助申请后,第一时间予以审批。此后,言言经过漫长的康复训练,学会了叫人、回应,让一家人重新看到了希望。

2024年,贵阳市将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服务纳入“十件实事”项目,明确提出“保障有需求的智力、精神等残疾儿童接受康复救助,按照24000元/人·年标准,救助服务残疾儿童2000名以上”的目标。在贵阳市政府的统筹部署下,贵阳市残联牵头协调推进贵阳贵安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服务项目。

数据显示,截至11月底,2024年贵阳市已为2728名有康复需求及适应指征的贵阳贵安残疾儿童提供了康复救助服务。其中,接受康复救助半年以上的残疾儿童康复有效率达到100%,残疾儿童监护人对康复服务的满意率达97.7%以上。

贵阳市残联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贵阳市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实施办法》由贵阳市人民政府于2019年6月4日印发实施。实施至今,贵阳市在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服务方面已取得以下三项主要成效。

实现了对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服务“应救尽救”的目标。2019年之前,贵阳市开展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工作,是按照各年度残疾儿童康复项目政策及年度财政预算实施,每年救助服务儿童数量一般在300到500人之间,不能充分满足残疾儿童康复需求。2019年《贵阳市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实施办法》出台后,实现了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服务应救尽救“零拒绝、全覆盖”。

“早发现、早治疗干预”的康复科学理念进一步普及。自该办法实施以来,2020年有879人获得救助服务,今年有2728人获得救助服务,今年与2020年相比,增长率达210%。“早发现、早治疗干预”的康复科学理念得到更多残疾儿童家长认可,让更多残疾儿童及时获得了康复服务。

落实了对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提龄提标扩面。该实施办法明确在执行中央、省政策基础上,将救助年龄范围从0至6岁扩大到0至15岁,将残疾儿童康复训练救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最高补助24000元,在“救助年龄、救助标准和救助条件”上均有所放宽或提高。全市10个区(市、县)结合该办法分别出台本地细化政策措施,南明、云岩、观山湖、花溪等区还进一步放宽了申请康复救助残疾儿童家庭经济条件限制,从而在更大程度上减轻了残疾儿童家庭的经济压力。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汤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