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明上河图密码》宣传海报。
最新热播的电视剧《清明上河图密码》以赵不尤、温悦一家人的生活作为切入点,用悬疑打开历史,借文化浸润推理故事。该剧改编自冶文彪同名系列小说,讲述了北宋年间赵不尤一家人屡破奇案,守护东京城百姓平安的传奇故事。
剧集设定悬疑探案,但不囿于单元式结构推进,而是巧借名画的手卷样式,在卷收与展放之间远探往昔、近看端倪。酒肆楼阁、勾栏瓦舍、舟船车轿,随着有宋一朝的风情画卷在一桩桩奇案里慢慢展开,剧中展现的宋代服饰、美食、娱乐、市井生活乃至人物草蛇灰线的命运感,引观众入卷。
这部古装探案大剧的新奇创意是让千年古画在剧中复活,引观众“入画探案”。为了复刻千年前的烟火,导演杨帆带着团队对剧中的主要场景做实景还原。大半年时间,阿里和昆山当地合作,在周庄为一部剧造一座城。在这座146亩的“东京城”里,虹桥、漕船、摊档到主城区的房屋,悉数按照《清明上河图》所绘尽可能还原,就连河道走向都与画中保持一致。大到奢华宴会、小到家庭门洞,每个场景细节都不存在“虚焦”。
为剧造城,拍剧的人造“基建”,目的是在可信的场景里塑造可信的人。剧中有个细节:画师张择端说,他画过了名山大川,画过皇城巍峨,却不知为何越发感觉困顿。赵不尤回他,画中缺少了一样东西——魂,“人才是魂”。“人”不仅是张择端绘就传世名画的魂,何尝不是《清明上河图密码》剧集的内核。
在中国传媒大学传媒艺术与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刘俊看来,盛世气象和灵诡交织是故事的双重底色,创作者力求以《清明上河图》的当代实景还原、对宋朝汴河生活的考据,结合现代视听科技,于传奇故事里尽显宋韵风华,不失为一次古装剧的创新表达。
王彦
(《传奇中见风华》由贵阳日报为您提供,转载请注明来源,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