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撰稿人 韩浩月
2024年,女性主创的影视作品颇受关注:贾玲执导的《热辣滚烫》斩获2024年春节档票房冠军,打破影史春节档剧情片票房纪录;滕丛丛执导的《我的阿勒泰》入围第7届戛纳电视剧节最佳长剧集竞赛单元;尹丽川执导的《出走的决心》,改编自“房车阿姨”苏敏的真实故事,豆瓣评分8.8;《好东西》是导演劭艺辉继《爱情神话》后的第二部电影长片,豆瓣评分高达9.1。属于女性的电影时代真正开启了吗?未来女性题材影视作品走向和发展趋势又将如何?
女性题材影视作品在今年“一路高歌”,显而易见的是,从影视表达看,女性导演天然具备性别优势,她们往往在情感刻画和表达上更为细腻,共情心和同理心较高,使得女性电影拥有更丰富、复杂的喜怒哀乐和爱恨情仇,既能真实展现女性群体生活中的困惑和不安,也能真实呈现女性的坚韧和勇敢。《好东西》中,三位女性一起构筑生活日常,影片以更幽默、温和、积极的影像表达,探讨当代女性如何平衡生活、职场和情感的关系,以及如何化解生活挑战,引导大众对女性生存状态进行反思。
近年来,女性议题在社会层面关注度较高,加上女性导演作品在今年竞相问世,共同造就了今年的女性题材热。之前在很大范围内,女性的价值是没有被充分了解和表达的,这些影视作品从社会层面发现了女性的价值,这背后反映出女性群体希望被看见、被听见,希望团结在一起并体现力量感的愿望。而且,今年涌现的女性题材创作很真实,它们集体挤掉了一些虚构、抒情、拔高等干扰主题表达的成分,用现实的创作态度,把女性更直观地推到了舞台中央,这减少了影视作品与观众的沟通成本,让观众和角色更能产生共鸣。女性题材的影视作品从之前模糊的探索性创作,变成了现在主题性非常明确和清晰的创作,这种创作起到了强劲的引领作用,所以才会出现这么多不论成本大小,都特别受欢迎的作品。
高分女性影视作品频出,首先是因为作品本身质量过硬。这些电影无论是立意,还是故事、情节,都能立得住,在市场缺乏此类影视作品时,会有不错的“观众缘”。另外,不少有关女性的故事,没有从过去寻找素材,而是更多呈现当下的女性状态。以《好东西》为例,片中主人公的情绪也不再隐约含蓄,对性别关系的痛点毫不避讳,尤其是金句频出、犀利直接的表达,也是其引爆热度的重要原因。难能可贵的是,《好东西》《出走的决心》等影片,并没有刻意利用两性关系去博取话题和市场的注意力。即便作为被“批评”的男性,有不少人依然很欣赏这些女性题材的影视作品。
影视作品中的两性关系,折射着复杂深刻的社会面向,如社会思潮、情感走向,以及有关家庭、婚姻、生育现实等。隐藏在一部电影里的社会议题,或许无法从大众生活的小圈子里全面观察,而电影可以充当一面镜子,观众可以从角色的表达里得到启示,从而调整自己处理两性关系的方式。女性电影不只是在帮女性观众成长,也在帮男性观众成长。哪怕是通过调侃讽刺的方式,它仍然是在努力寻找一种共识。
以前观众提及女性导演,首先会想到女性导演更适合拍小成本文艺片,而当有一天女性导演开始拍商业大片,并在市场占据较大比重时,那就是一个鲜明的进步标志。女性导演首先应该像贾玲一样,在商业主流赛道上赢得观众,把目标观众吸引到自己身边,再考虑细分创作领域。
除了商业和市场上的考虑以及价值观表达之外,女导演更应该具备独立的创作态度,不受外在舆论和不正确的批评带来的影响,女性作品应该更多带入一些知识分子式的深沉思考,不断地向作品里灌注强大的、坚硬的、能经得起时光考验的文化和思想,使作品更能够抵得住舆论狂风。
(《女导演与女性题材闪耀荧幕》由贵阳日报为您提供,转载请注明来源,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