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面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的路径思考

来源:贵阳日报     2024年12月30日        版次:A07    作者:

陈祖召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要“全面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不仅是培育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然趋向,而且是净化政治生态的内在需要。当前,政商关系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清而不亲”和“亲而不清”并存。从廉洁文化建设的现实语境出发,亲清政商关系构建可以采取如下路径。

全面营造崇廉拒腐良好社会氛围。社会环境对人具有重要的影响,如果全社会普遍欠缺清正廉洁理念,亲清的政商关系将很难顺利构建,因此,首要的是要改变社会环境。一是大力推动廉洁教育。廉洁教育的对象不仅包括公职人员,还应涵盖学生、商人、自由职业者等群体。在廉洁教育的内容选择上,应当注重信仰信念教育和反腐警示教育相结合,党纪国法教育、家教家风教育、社会公德教育等应纳入廉洁教育的专题序列。在廉洁教育的方式方法上,可以通过理论宣讲、形势报告、现场教学、情境舞台剧等多种形式开展。二是注重宣传,不断增强廉洁文化的辐射力。要重视示范引领,大力宣扬廉洁奉公典范,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学习焦裕禄、张桂梅等楷模。要创新廉洁文化传播渠道,运用好学习强国、抖音等网络平台,提升人民接受廉洁教育的便利;建设沉浸式教育展馆,增强受教者体验感。三是拓展利用好廉洁文化资源,各地党员教育培训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公共文化场馆等要丰富廉洁文化展陈,更好发挥教化功能。此外,要激发行业专家和民间人士的创作热情,组织创作出一批思想性、艺术性兼具的廉洁作品,既满足人民的精神需求,又提升人民的廉洁素养。

完善亲清政商关系制度机制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指出,“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目前一些省市率先出台《关于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的意见》《政商交往若干场景行为指引》《关于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的实施办法》等政策性文件,对政商交往的合理边界作出明确的规定,为其他地方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提供了有益借鉴。针对现实中一些领导干部“清而不亲”之不足,要健全领导干部容错机制和激励制度,帮助他们卸下思想包袱,使他们能够全心全意为民营企业做好服务。针对一些民营企业家“疏而不亲”之表现,要加强建设政商沟通交流平台,确保民营企业家和领导干部能够有制度化常态化的联系机制。通过持续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加大对民营经济政策支持力度,着力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民营企业对政府的信心增强了,自然会对政府部门、对领导干部“亲”近起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制定制度很重要,更重要的是抓落实,九分气力要花在这上面。”要健全亲清政商关系监督机制,督促领导干部做到“亲而有度、清而有为”,对于在政商关系上越出边界的领导干部,要执纪问责。

大力提升干部廉洁素养和服务意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领导干部来讲,自身硬首先要自身廉。”无论是廉洁文化建设的深入推进,还是亲清政商关系的全面构建,领导干部自身具有清正廉洁品格乃是首要之要求。领导干部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来武装头脑。领导干部要遵规守纪,用党纪国法来约束自己,做到敬畏法纪,廉洁用权。领导干部要自觉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就民营经济发展作出的系列论述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等中央文件,充分认识到促进民营企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政府是市场规则的制定者,也是市场公平的维护者,要更多提供优质公共服务。”领导干部要主动靠前服务,勤进园区、企业,了解企业发展瓶颈,提供指导建议;要与民营企业家结对子,关注其所思所忧,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针对民营企业涉金融、法律风险频发之现状,相关领导干部要定期组织专题培训,增强民营经济人士的风险意识,提升他们防控风险的能力。

积极培育和弘扬新时代企业家精神。企业家是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中的重要参与者,他们品格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政商关系的性质;企业家同时又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主导者,他们品格素养的高低又直接影响着企业廉洁文化建设的水平。因此,必须重视对企业家品格素养的培育,关键是要培育和发扬企业家精神。企业家精神表现在五个方面,其中“诚信守法”和“承担社会责任”与亲清政商关系构建尤为紧密相关。《管子》云,“诚信者,天下之结也。”企业家如若做不到诚信,则既会阻隔党政干部来“亲”,也会毁掉自身之“清”。要通过开展职业伦理教育、开设企业文化公开课等形式提升企业家诚信意识。要充分发挥民营企业党组织作用,引导企业家知法懂法守法用法,推动企业加强法治教育和廉洁文化教育,营造诚信廉洁的企业文化氛围。“只有真诚回报社会、切实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家,才能真正得到社会认可,才是符合时代要求的企业家。”逃避社会责任的企业家,既做不到“亲”,因为他对政府不敢讲真话、建诤言,也做不到“清”,因为他难以正大光明地搞经营。企业家精神得到充分涵养的民营企业家,必然是亲清政商关系构建的重要推动力量。

(作者系贵州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哲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