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些成果 展现中华文明 独特魅力

来源:贵阳日报     2024年12月30日        版次:A08    作者:

北京时间2024年12月4日晚,“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在巴拉圭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9届常会上通过评审,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图为2024年2月14日,正月初五,民间艺人在河南省洛阳市2024隋唐河洛文化庙会上表演打铁花。

2024年12月5日,在巴拉圭亚松森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9届常会通过评审,决定将“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羌年”从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转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上图:2024年11月4日,黎族老人在位于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的槟榔谷文化旅游区展示黎族织锦技艺。 右图:2024年6月11日,村民在浙江省丽水市庆元县古廊桥双门桥参加非遗端午走桥民俗活动。 下图:2024年11月1日,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茂县中国古羌城,当地羌族群众载歌载舞庆祝羌年。

2024年10月5日,游人在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的良渚博物院观赏展品。

2024年12月14日,在北京中华世纪坛举行的2024圆明印象·皇家“游”礼文创设计展上,观众拍摄一款龙形组合冰箱贴。

2024年5月23日,观众在第二十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现场选购汉字文创产品。

八里桥遗址是豫南地区已发现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二里头文化聚落,为探索夏文化地方城邑聚落形态、社会结构提供了新线索,是夏文化考古工作的重要突破。 拼版照片:上图为八里桥遗址出土的陶器;下图为2024年9月11日拍摄的位于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的八里桥遗址发掘现场。

回望2024年,我国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持续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渠道和途径不断拓展,重大考古项目取得新进展,中华文化影响力不断提升。

“文博热”火爆,“文创风”劲吹,“文保热”升温,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不断丰富,中华文明绵延繁盛,历久弥新,绽放魅力。

新华/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