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的一个工作日,市政协委员,观山湖区第十一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玛依拉·尼亚孜别克在办公室与教师们一起对她即将带上市两会的建议进行“头脑风暴”。熟悉她的人都知道,这样的场景在玛依拉·尼亚孜别克的办公室并不少见。
作为一名市政协委员,玛依拉·尼亚孜别克立足本职工作,始终以饱满的热情和强烈的责任感履职尽责,积极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贵阳贵安高质量发展、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建言献策。
交往交流交融 做民族团结促进者
玛依拉·尼亚孜别克是一名哈萨克族同胞。2019年,她从新疆来到贵阳观山湖区第十一中学工作。工作中,她致力于打造体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特色校园,创新学校课堂教学方法,实施《中国民俗文化》特色课程,带领学校获得“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贵州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示范校”等称号。生活中,她只要知道别人有难处,总是第一时间伸出援手。
玛依拉·尼亚孜别克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聚焦市委民族工作“六个一批”专项行动,精心策划并组织贵阳·塔城一家亲暨“红石榴”研学活动,让两地师生跨越山河交流学习,结下了深厚情谊。此外,玛依拉·尼亚孜别克还积极发起募捐倡议,帮助来黔务工经商的新疆籍人员及其子女解决就学、生活等实际困难,让爱心在黔新两地温暖传递。
玛依拉·尼亚孜别克多年来的付出,促进了贵阳贵安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先后获评“贵阳市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工作先进个人”“观山湖区模范党支部书记”和“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
“声”入群众 做党的政策宣讲员
对于玛依拉·尼亚孜别克来说,2024年9月27日是特别的一天。这一天,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玛依拉·尼亚孜别克在会上获党中央、国务院授予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称号。
这份荣誉,让她久久不能平静。她说:“这次大会让我亲身感受到了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更加坚定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信念和决心。我将牢记嘱托,充分发挥模范典型示范引领作用,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不断丰富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内涵,努力培养更多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践行者、促进者、守护者。”
回到贵阳后,玛依拉·尼亚孜别克第一时间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观山湖区第十一中学2024年国庆节主题升旗仪式”上,向2500余名各族师生、家长代表、小区居民分享自己的参会见闻,切实引导各族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贵阳贵安篇章作出贡献。
“我要像蒲公英一样播撒民族团结的种子,带动更多人以实际行动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添砖加瓦。”玛依拉·尼亚孜别克说。
履职为民 做青少年健康成长护航人
作为政协委员,玛依拉·尼亚孜别克一直将提案作为履职的重要内容。2024年年初,在市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上,玛依拉·尼亚孜别克向大会提交了“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建议”的提案,建议进一步完善“家庭+学校+社会”模式,齐心协力呵护青少年健康成长。
提案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推动贵阳市出台一系列促进家庭教育发展的政策措施,这给了玛依拉·尼亚孜别克极大的信心。
一年时间里,她深入基层了解情况、认真收集社情民意,积极协助党委、政府做好释疑解惑、协调关系、疏导情绪、化解矛盾等工作。在实地走访中,她发现家庭教育工作在实际操作层面仍存在家长教育意识与技能提升有限、家校合作机制不够健全等现象。于是,玛依拉·尼亚孜别克又再次将提案聚焦于此,最近正在草拟“关于进一步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建议”。同时,她还将针对“加强青少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方面提出建议,准备一并带上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
“作为一名政协委员,我将继续把本职工作与政协委员应当肩负的责任紧密结合起来,关注民声民情民意,深入开展调研,积极为教育事业发展、青少年健康成长建言献策。”玛依拉·尼亚孜别克说。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衣琼
(《用心浇灌护苗长 民族团结花更红》由贵阳日报为您提供,转载请注明来源,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