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烟火青云》以贵阳“青云路”的发展变化为背景。在书中,“青云路”不仅仅是一条千米长的老街,而是被作者泛化为以青云路为核心的南明河流域。南明河作为贵阳的母亲河,流淌着一座城的记忆。书中穿插叙述贵阳1921年至今的人物、故事,展现了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记忆,生动呈现了多彩的风土人情,展示了一个时代的发展进程和人们追求幸福生活的美好图景。
全书分为四章。第一章“暗潮涌动”,作者从百年前的老贵阳写起,跨越清末民初时期、抗战时期、解放前夕三个阶段,这也是青云路的孕育期;第二章“烟火青云”是该书的主体,表现了青云路及周边近七十年的变迁,青云路从小而破、提篮小贩“打游击”的聚集地,蜕变为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需求的现代街区;第三章“人文青云”,重点表现改造提升后的青云路提供给人们的精神食粮;第四章“山河印迹”,重点展现以青云路为中心的南明河岸面貌。
“我是通过写作,来了解和认识贵阳的。”作者奚婧是80后“贵阳新移民”,她介绍说,《烟火青云》这本书的创作,是一个试图穿过时间长河,去打捞、寻找城市记忆的过程,“我希望能以文字照亮那些我渴望记录的历史局部与城市记忆,希望能通过记录一条路的改变,记录历史的风云变幻和时代变迁,以一方烟火见一方生活。”同此前创作的长篇报告文学《熔炉——一座城市的钢铁记忆》等作品相似,她的书写以城市记忆为主。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郑文丰
(《走进一条街 读懂一座城》由贵阳日报为您提供,转载请注明来源,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