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 作为“黔山贵水总是情”——多彩贵州优秀剧目文旅交流巡演项目,贵州杂技剧《脊梁》近日结束了在重庆、南宁两地的演出。省外观众在“惊奇险美”的杂技艺术中,感受到贵州交通的千年巨变。
该剧以杂技充满张力的肢体语言,融合戏剧、舞蹈、音乐、多媒体、戏曲等艺术形式,诠释了贵州交通人将全国唯一没有平原的省份变为“高速平原”背后的艰辛和不易,展示了“天堑变通途”后贵州人民多彩多姿的美好生活。剧情以老满及儿子关东方在家乡修路架桥的历程为主线,关东方与白小云的爱情发展为辅线,将传统文化、民族文化、地域文化贯穿于“梦出腊子崖”“冲破拦路虎”“邂逅断层山”“勇跨乱风谷”“与娘亲诉说”“遇险见真情”“庆功话离别”七幕剧情中,长桌宴、“高山流水”拦门酒、侗族大歌、苗族摆手舞等贵州民族元素在舞台一一亮相。在剧中,重庆、南宁等地的观众感受到了贵州“世界桥梁博物馆”的魅力,一览多彩贵州的民族风情。
“通过这部杂技剧,我对贵州的桥与路有了更多了解,原来世界前100座桥有51座在贵州,贵州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重庆观众王婷婷说,《脊梁》勾起了她对多彩贵州的好奇心,今后要实地奔赴贵州走走看看。
据介绍,该剧先后在六盘水、贵阳、重庆、南宁4座城市试演10场。试演结束后,专家团队对剧目试演情况进行研讨论证和进一步打磨提升,并计划于明年“五一”前正式公演。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郑文丰 文/图)
(《贵州杂技剧《脊梁》全国试演收官》由贵阳日报为您提供,转载请注明来源,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