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政协委员汤颖(左)查看S1线站点。

扫码看视频
“贵阳轨道交通S1线已开通,但‘家’和‘站’间的‘最后一公里’不够顺畅,期盼出行能更便捷。”市民向贵阳市融媒问政平台反映的轨道交通接驳问题,引起融媒问政观察员、市政协委员汤颖的关注。今年,她带着相关提案走进市两会会场。
“在去年的市两会上,我就轨道交通接驳问题提交了提案。相关部门迅速行动、积极作为,解决了大部分问题。”汤颖说,目前,轨道交通1、2、3号线的站点中,已有68个站点实现50米内的公交接驳,81个站点实现150米内的多种形式接驳,同时,还在大型社区开通29条公交微循环线路。
随着S1线的开通运营,市民对接驳的需求日渐增长,带着市民反映的问题,1月2日至3日,汤颖与记者前往S1线多个站点走访调研。
在S1线金竹站,周边分布有龙湖景粼天著、碧桂园贵阳1号、滥泥村、贵安大道回迁安置房等居住区,市民出行需求较大。汤颖发现,虽然附近的金竹站有开往大学城、甘荫塘方向的两条公交线路,但往甘荫塘方向的325路首班车发车时间为7:00、末班车发车时间为19:30,往大学城方向的404路首班车发车时间为6:55、末班车发车时间为19:00,而S1线运营时间为6:20至23:00,这意味着两趟公交接驳S1线仍有较长的“空白时段”,对此,周边居民也反映,交通平峰期等待公交车的时间超过半小时。此外,因往滥泥村方向未通公交,居民出行存在困难。
随后,汤颖在S1线数谷大道站发现,因缺乏公交线路,市民在轨道交通站下电客车后,需步行约两公里才能到家或到单位。“这个位置既不好打车又没有公交线路。”“如果有共享单车,出入应该会方便一些。”……调研中,汤颖将市民的心里话逐一记下。
从S1线星月湖站出站,汤颖发现,地图导航显示距离星月湖公园还有2.8公里。“如果转乘公交去公园,需步行1公里左右,周边也没有看到共享单车。”市民赵女士希望能开通轨道交通站到公园的接驳公交,实现无缝换乘。
“实地调研发现,仍有部分小区与站点的接驳存在方式单一、市民绕行远等问题。今年,我把S1线的接驳问题作为去年提案的一个延伸提交市两会。”1月12日,在汤颖向市两会提交的提案《进一步畅通接驳地铁“最后一公里”,提升轨道交通运行效率》中,她建议:应增设公交停靠站,或增设中短程微循环巴士,强化公交地铁接驳;依据不同时段客流量数据,加密发车班次,提高接驳车次与客流的匹配性;投放共享单车,给予市民多样化的绿色出行选择,多措并举解决老百姓出行难问题。”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杜立 高晨畅 文/图
(《轨道交通S1线 部分站点接驳不畅》由贵阳日报为您提供,转载请注明来源,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