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夯实“强省会”智力支撑

——市两会“代表·委员·局长通道”集中采访活动实录(七)

来源:贵阳日报     2025年01月14日        版次:A05    作者:

汤寒林

钟蕾

陈蕊

1月13日上午,在市十五届人大五次会议、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代表·委员·局长通道”第四场集中采访活动上,市人大代表汤寒林、市政协委员钟蕾、市人才服务中心主任陈蕊走上通道,聚焦“人才建设”主题,分别从吸引高端人才留筑兴业、人才汇聚为贵阳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活力、贵阳贵安坚定不移实施人才兴市战略等方面进行发布并接受媒体集中采访。

主题 发布

市人大代表、贵州数据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汤寒林:

企业最核心的竞争力在于人才

2016年,数据宝在贵安新区落地生根,首倡国有数据代运营模式。经过8年发展,我们已经成为了数据资产增值运营赛道的领跑者。2021年被工业和信息化部评为国家级大数据试点示范项目,2023年中国社科院调研并出版《数据要素市场化“数据宝模式”研究》一书,2024年我们又承接了国家级重大专项项目。

数据宝能有今天的成绩,最核心的竞争力在于人才。成立之初,我们选址花溪大学城,正是看中这里高校林立、人才汇聚的天然优势。与贵大、贵州师大、贵州财大等高校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平台,让学生提前参与到真实的大数据项目中来。同时,企业从实习生中择优录用最合适的人才。

令我自豪的是,公司当初筛选出来的实习生,现在已成长为公司的骨干。

展望未来,我们将继续加强人才战略,加大从北上广深甚至海外引进顶尖人才加盟,同时继续加大校企合作力度,加强大学生人才培养,为数字中国建设贡献我们的力量。

热点 问答

记者:业内研究预计,到2030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将超过80万亿元。数实融合、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等成为发展壮大数字经济的关键词。对此,汤代表这次带来了什么议案和建议?

汤寒林:近年来,国家密切发布数据要素相关文件,为数据要素市场发展逐步作出重要指示,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当前,数据宝正积极推动数据资产化服务,已为近百家企业提供数据资产入表服务,为其获得融资支撑。但是在经过大量走访摸排后,也发现一些问题,比如资产化意识薄弱、数据价值化能力弱等。我建议,要加强全市数据资产化意识,由主管部门联合发文,创立全市数据资产化党校培训班、企业专题培训班;要建立数据资产入表试点示范,通过示范标杆,带动其他企业行动;要完善政策扶持与激励机制,希望政府出台专项补贴政策,对积极开展数据资产入表筹备、实践的企业给予资金支持。

记者:《2024中国数据要素产业图谱3.0版》日前发布,贵州数据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作为典型代表企业,以国有数据资产增值运营能力进入数据流通运营、数据管理治理、数据分析与挖掘三大领域产业图谱。请问汤代表,您作为数据宝的董事长,接下来有何打算?

汤寒林:数据宝目前是行业领跑者,但还不是领导者。我们将借助当下国家对大数据产业大力扶持的春风,特别是当下数据资产入表的政策春风,加倍努力,快速做大做强,成为行业领导者。要做大做强,关键还是要解决规模复制问题,特别是人才的规模复制问题。我们将继续贯彻执行“东师西育”“东智西用”战略,派遣上海等东部地区优秀员工,来贵安新区培训我们西部的学生员工,快速完成人才的规模复制。

主题 发布

市政协委员、九三学社贵阳市委副主委、贵州智慧骐麟控股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钟蕾:

做好调研助力人口人才“双增长”

人才是“强省会”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高质量发展最核心、最基础的要素。自2022年以来,九三学社贵阳市委紧紧围绕“强省会”“八个强”重点任务之一的“强人才”工作,深入开展专项调研,围绕贵阳贵安人才发展情况、政策优化及落实情况等方面深入走访调研,形成10余份调研报告,其中,很多调研报告都得到了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签批。目前,贵阳市已经连续三年人口净增量达到10万人以上,特别是2024年,新增常住人口超过25万人,新增各类产业人才超过5万人,高校毕业生留筑人数再创新高,达到13万人,也是排名全国前列的人口净流入城市。

热点 问答

记者:您通过对贵阳市“强人才”工作的调研,认为贵阳市在人才建设方面有哪些优势?

钟蕾:贵阳贵安在人才建设上的优势,我认为首先是树牢了人才优先的理念。近年来,贵阳贵安先后出台《贵阳贵安人才“强省会”行动若干政策措施》等系列政策文件,在市、县、乡三级建立了超过3000人的人才服务专员队伍;建立“贵阳人才”微信公众号、开发“筑人才”APP、开通市级“96567”人才服务热线,将在筑央企、省属企业人才纳入服务保障范围,形成了线上线下互补的全方位人才服务平台。

其次是人才服务体系不断完善。贵阳贵安制定实施了高层次人才认定及“高层次人才服务绿卡”1+5制度,为持卡人才在住房、落户、社会保险、医疗保障、子女入学、配偶就业、旅游、文化等12个方面提供了优质的公共服务和优惠的政策保障,让人才在工作生活中没有后顾之忧,更加爱上这座城市。

我们调研发现,人才保障房是吸引人才的一个优势,目前贵阳贵安建设的人才保障房内部设施完善、生活配套齐全,完全实现拎包入住,对人才很有吸引力,特别是打造的“安巢”公寓,作为高品质人才住房,基本满足了“15分钟生活圈”的需要,一推出就受到了青年人才的喜爱。

记者:近年来,贵阳贵安坚定不移实施人才兴市战略,以人才高质量发展夯实“强省会”智力支撑,打造“筑才”品牌。您认为下一步可以在哪些方面持续发力,更好地把贵阳贵安打造为区域人才集聚高地?

钟蕾:我有两点建议,一方面是丰富人才多元性,制定专项政策柔性引进在筑“三线”企业的专家和技能人才,调动在筑“三线”企业既有人才积极性,充分盘活产业人才存量,并针对不同类型人才“定制”政策,加强本土人才培养,在“引、育、用、留”四个方面综合发力。另一方面是进行人才认定的科学细分,针对专业技术人才、农村实用性人才等不同特点的人才,对认定的标准进行细分,提升人才认定的科学性,增强对各类行业人才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主题 发布

市人才服务中心主任陈蕊:

贵阳贵安人才总量突破150万

近年来,贵阳贵安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坚持将人才作为第一资源,坚定不移实施人才兴市战略,奋力推动人才大汇聚。

全力打造“筑才”品牌。狠抓人才“引、育、用、留”,不断提升人才总量,优化人才结构。人才数量连续三年增长11万人以上,总量达到151.5万人,入选2024全国人才友好型城市、最佳人才发展生态城市双“50强”榜单,人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进一步提升。

大力实施人才行动。紧盯高校毕业生、重点产业和重点领域人才,让各类人才留在贵阳贵安。2024年,新增高校毕业生留(引)筑13.06万人,新增制造业、大数据、乡村振兴等产业人才5.46万人,引进各类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3000余人,引进教育类和医疗类人才4300余人,柔性引进2位院士到贵阳贵安开展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

积极搭建人才平台。积极打造人才信息平台、人才服务平台、“四城”联动平台,推动人才工作更高效、更便捷、更优质。整合部门数据资源打造可视化“强人才”驾驶舱、指挥舱,成立全省首个市级人才集团,支持人力资源产业园发展壮大,“一园三区”入驻机构超100家。推动贵州科学城、贵阳大数据科创城、花溪大学城、清镇职教城人才联动,“四城”聚集人才近10万人。

不断优化人才政策。打好“卡、钱、户、房、岗”政策组合拳。完善人才分类认定标准,健全分级服务保障体系,新增发放“筑才卡”3万余张;全市投入经费1.23亿元,用于兑现用人单位、平台、人才等奖补政策;推行“最宽松、最方便、最快捷”的户籍政策;完善人才住房保障体系,筹集人才住房7.3万套;鼓励各类市场主体释放更多优质岗位。

持续健全人才机制。坚持党管人才,压紧压实各方责任,建立健全统筹、调度、保障、评价、宣传工作机制,各级各部门齐抓共管,尊才重才爱才的氛围越来越浓。

热点 问答

记者:在吸引高校毕业生留筑方面,贵阳贵安采取了哪些主要工作措施,取得了哪些成功经验?

陈蕊:高校毕业生留筑工作,是市委、市政府近年来重点推进的工作之一,有一组数据可以直观体现——2021年贵阳贵安留下的高校毕业生人数为7.95万人;2022年留筑人数显著增加,达到11.08万人;2023年留筑人数为12.07万人;2024年又有所突破,达到13.06万人。这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建机制。由40余名市领导领衔,相关市直部门具体负责,“一校一策”“一地一策”联系包保75所在黔高校和到省外黔籍学子较集中的11座城市开展招引,取得良好效果。

送岗位。深入挖掘公共部门、产业企业岗位,加强与学校、企业的联动合作,依托“筑人才”APP,校园招聘、直播带岗等精准匹配推送就业岗位,2024年开展线上线下招引活动299场,提供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19.72万个。

送政策。聚焦“卡、钱、户、房、岗”持续优化人才政策,向高校毕业生、用人单位进行定向推介,对留(引)筑工作成效好的高校和企业给予经费支持,向青年人才发放筑才卡(H类)2.9万张,围绕免费住、便利租、补贴租、优惠购四类情形给高校毕业生提供住房保障。

送服务。建立20个“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站”,举办多场创新创业大赛,吸引众多高校毕业生团队参赛,为他们创新创业提供更多更好的平台和机会。同时,加强对离校未就业毕业生的职业指导、岗位推介和技能培训,为广大学子送去暖心服务。

记者:刚刚通过您的介绍,对贵阳贵安的人才工作有了较全面的了解。在接下来的工作中,贵阳贵安将从哪些方面来谋划推进?

陈蕊:下一步,我们将抓目标、抓重点、抓责任,进一步做好人才工作。

抓目标。2025年,聚焦扩大总量、提升质量,力争贵阳贵安人才总量突破160万人,新增高校毕业生留(引)筑10万人,新增各类产业人才5万人。

抓重点。大力实施人才“引、育、用、留”四大工程,增强“筑才”品牌影响力、吸引力。围绕高校毕业生、重点产业、重点领域实施人才行动。持续打造人才信息、人才服务、“四城”联动三个平台。聚焦“卡、钱、户、房、岗”五大要素优化人才政策。强化统筹、调度、保障、评价、宣传机制,进一步优化人才发展环境。

抓责任。进一步完善党委领导、部门协同、各方参与的人才工作格局,推动各级各地切实履职尽责,为“强省会”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场外连线

贵阳贵安为人才打造温暖港湾

“2024年从省外毕业后就想在贵阳创业,没想到能顺利入住筑巢公寓,还可以领取住房补贴,真是太好了。”近日,在贵阳创业的小韩说,筑巢公寓不仅提供共享办公场地,公寓管理方还定期组织交流活动、主题沙龙,帮助入住公寓的青年人才更好地做好职业规划,并提供更专业的服务和帮助。

小韩所说的筑巢公寓,由贵阳市人才集团旗下人才安居公司运营管理。目前已有10个项目投入运营,6068套房源,总面积达30万平方米,出租率达90%以上。

据了解,贵阳市人才集团是围绕“人才交流、人才培训、人才资格认定、人才园区运作、人才房保障”五大板块的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其中,运营市级筑梦驿站站点14个,床铺位112张,2019年开业至今已累计入住4.7万人次。2024年为入住青年介绍人才政策,开展职业规划指导、企业专场招聘、青年夜校等专项服务211场次。

贵阳贵安打好政策支持“组合拳”,不断围绕“卡、钱、户、房、岗”优化人才政策,确保人才引得进、用得好、留得住。

2024年7月,贵阳贵安结合实际推出23条人才新政策。鼓励高校促进高校毕业生留筑,对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成效好的企业给予相应奖励,重点支持专精特新、“小巨人”等重点企业依托活动揽才,提高柔性引才补贴比例等。

在支持“人才飞地”引才方面,贵阳贵安企业在市外设立的研发基地、科技孵化器等“人才飞地”引进的人才,可不受社保缴纳地限制享受相关人才政策。对在贵阳贵安机关企事业单位实习的大学生按标准发放实习补贴等。

在“房”方面,贵阳贵安聚焦免费住、便利租、补贴租、优惠购,持续完善租购并举的住房保障体系,2024年筹集人才住房3.87万套,共347名高层次人才免费入住市区两级人才公寓;为“筑梦驿站”青年发放租房补贴641.02万元,惠及人才1882人。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李佳旭 王涛 刘云嵩 章婧 张薇/文 覃伟/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