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河一道两片”展新颜

——代表、委员聚焦贵阳贵安持续改善城市环境面貌

来源:贵阳日报     2025年01月14日        版次:A07    作者:

贵阳城垣步道文昌北路段景观。

近年来,贵阳市按照“城市核心、老城灵魂、文化高地、精神家园”的定位,根据“塑造节点、连通轴线、活化片区、还原记忆”的思路,创新打造“一河一道两片”,促进老城区文化保护传承,延续历史文脉,留住城市记忆。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强化城市整体风貌打造和历史文化传承保护,高质量推进“一河一道两片”规划建设,因地制宜再现“九门四阁”文化魅力。市人大代表和市政协委员聚焦“一河一道两片”的话题,围绕文脉传承、城市建设和城市品质提升、打造文旅亮点等建言献策。

贯城河揭盖复涌,再现水清景美画卷;城垣步道陆续亮相,再现贵阳“九门四阁”景观;历史文化街区展现新面貌、新气象……近年来,贵阳市紧扣省委“一群三带”、市委“一核三心多组团”发展战略,按照“城市核心、老城灵魂、文化高地、精神家园”的定位,依据“塑造节点、连通轴线、活化片区、还原记忆”的总体思路,严格遵循市委“六高”工作部署,以绣花般的精细功夫,全力推进“一河一道两片”的规划建设。

其中,“一河”指的是贯城河沿线。贯城河核心段北起北京路,南至南明河,全长约3300米,城市设计范围共计124公顷,其中核心范围85公顷,延展范围39公顷。

贯城河,是贯穿云岩、南明两城区的母亲河,也是旧时贵阳城的中轴线。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贯城河逐渐被覆盖。自2012年以来,贵阳市持续对贯城河进行生态环境修复和河道治理,并在上游修建了两座下沉式再生水厂,为贯城河恢复生机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3年3月,作为“一河”的首开项目,太平路城市更新改造项目投入建设,贯城河揭盖工程正式启动,历时半年,完成了河道的清理和修复。2023年底,河水引入工程顺利完工,贯城河再次迎来了清流。2024年1月26日下午,在市民和游客的共同见证下,贯城河在太平路城市更新改造项目中正式揭盖复涌。时隔20年,这条历史河流再次展现出水清河晏的美丽景象。目前,贯城河揭盖复涌工程仍在持续推进中。

“一道”则是指贵阳老城历史城垣步道,这是一条连接历史与当下的独特城市风景线。依据设计思路,城垣步道的总体布局呈现为“一环九片十三圈”,全长7908米,其中云岩区段5113米,南明区段2795米。这条步道依次经过贵阳历史上的“九门”,并连通了“四阁”,成为了一条探寻贵阳历史文化的绝佳路径。在建设过程中,贵阳市运用了图、文、声、光、电和智能技术等手段,复原贵阳老城的历史文化,并通过数字技术将实体体验与虚拟体验相结合,让市民和游客在“虚”“实”之间充分感受到流动的文化遗产就在身边。

“两片”则是指文昌阁和翠微园这两个省级历史文化街区。文昌阁片区以文昌阁、华家阁楼、虎峰别墅为核心,范围总面积14.97公顷;翠微园片区则以甲秀楼、翠微阁、黔明寺等为核心,范围总面积79.14公顷。这两个片区的保护建设方案旨在促进老城区文化的保护传承,延续历史文脉,留住城市记忆。

总的来说,“一河一道两片”城市更新建设是贵阳重大的民生工程、文化工程。在这项工程中体现文化韵味,是彰显历史文脉、留住城市记忆、提升城市品质的重要支撑。

目前,“一河一道两片”建设共策划项目37个,已完工10个,正在实施20个,剩余7个项目正在开展项目融资、城更入库等工作。下一步,贵阳市将以《贵阳市老城区历史文脉研究与保护利用指南》和正在编制的《贵阳贵安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和利用专项规划》为指导,围绕“一硬一软一机制”(即硬件设施建设、软件文化内容打造和长效保护机制建立)做好相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