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观山湖区“三端”发力 抓好“四位”民生工程

来源:贵阳日报     2025年01月18日        版次:A03    作者:

本报讯 记者日前从观山湖区委改革办获悉,去年,该区秉持“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借助省级“一县一试点”改革契机,在城市“一圈两场三改”建设基础上,针对群众关心的岗位、学位、床位、车位“四位”民生工程,从需求端、供给端、保障端三管齐下,实施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提升居民生活品质。

在需求端,观山湖区深入街道、社区进行调研,全面摸清辖区“四位”现状,并建立详细的缺口台账。针对存在的问题,通过“四个一批”(即利用房地产开发项目配建一批、借用闲置物业解决一批、改造现有资源挖潜一批、扩建增容一批)的方式,不断完善“四位”配置。去年,观山湖区新建学校4所,增加学位8225个,新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床位50张、规模以上住宿业企业旅游床位552张、停车位1327个。资金投入方面,坚持政府引导、市场化投入为主,明确中小学幼儿园等配套项目及共享停车等经营性项目由社会企业或国企投资建设。2024年已推动融创等企业投资7000余万元,用于新建学校、开发共享车位。

在供给端,观山湖区不断优化内容配置。在岗位配置上,组建“企业人力资源发展促进中心”,搭建重点企业集聚平台,实现岗位供需的精准匹配。同时,区行业主管部门、街道、社区加强联动,分别建立高端、优质、普通、灵活四类岗位库,建立零工市场、集市等线下公共就业服务平台,解决岗位供需精准匹配问题。目前,160余家规模以上企业成为“企业人力资源发展促进中心”成员单位,3.2万余名员工实现高质量稳定就业,零工市场平台服务求职人员7100人次,匹配岗位1.3万个。在学位配置上,采取“一房一户学位保障制”,并保障适龄儿童就读。采取“建、调、改、扩”方式扩容增量,建立紧密型集团化办学模式,选取相近学校组建教育集团,实现以强带弱。推动贵阳市第一实验中学在观山湖区金华中学试点办班,提升办学品质。在床位配置上,加强辖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贵阳市第二人民医院联动,规范“双向转诊”,实行诊疗服务及用药互认。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由贵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医师定期到4个试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坐诊查房,提高基层医疗机构诊疗能力。2024年,试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平均可看病种从257种提升至306种,群众就医花费门诊费用、住院费用降幅均接近75%。在车位配置上,实施“错时共享”模式,选定金元国际新城、金翠湾、丽阳天下、碧水云天等停车场,引进市场运营主体,与私家车位所有者、物业签订共享合同,明确车位使用时限、费用等,并建立违约惩戒措施和风险分担机制。去年,4个停车场释放781个停车位,累计完成共享订单4.57万次,共享时长约14.69万小时,订单交易金额39.57万元,其中业主获利超23万元,有效缓解了碧海南路、郁金香路、金阳南路(碧海花园段)等路段停车难问题。

在保障端,观山湖区强化统筹联动。根据国家相关指标合理预测人口变化,制定“四位”规划导则,确保“四位”配置的合理性和前瞻性。同时,在制定政策时将“四位”配置统筹考虑、一体部署,实现“四位”的相互补充和匹配。此外,该区全面盘点“四位”资源底数,统筹整合使用辖区内的“四位”资源,及时推动闲置资源转化利用。例如在旅游淡季时,明确民宿房间可作为人才过渡房周转使用,使民宿有相对稳定的客源兜底,激发第三方运营机构和市民盘活闲置房产积极性,更好盘活酒店、社会房源,提高床位使用率。为确保“四位”配置工作的顺利推进,观山湖区建立工作统筹机制,加强各部门的协同联动,切实提升“四位”配置规划建设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蔡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