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贵阳贵安各级各部门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两会部署要求上来,全力以赴强民生,抓好城市“一圈两场三改”、农村“五治”和为民办实事,强化岗位、学位、床位、车位“四位”供给,加大对一老、一小、一低、一贫、一弱“五类人群”的走访、救助和帮扶力度,努力在高质量发展中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
用心用情办实事、惠民生。过去一年,贵阳贵安深化城市“一圈两场三改”、深入推进农村“五治”、积极谋划为民办“十件实事”,城市烟火味、文化味、人情味更加浓厚,交出了一份温暖人心的民生答卷。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我们要继续巩固城市“一圈两场三改”成果、深化农村“五治”建设、实施为民办“十件实事”,坚持一年接着一年干,做好总结提高、补齐短板弱项,确保各项工作走深走实、取得实效。
优化岗位、学位、床位、车位供给。群众需求在哪里,工作着力点就在哪里。我们要做好岗位供给,坚持稳岗、拓岗、优岗一体发力,稳定和扩大就业容量;做好学位供给,抓好学位建设谋划,持续加强基础学位供给保障;做好床位供给,加强专科能力建设和医疗卫生人才培优,提供更多优质就医床位;做好车位供给,优化完善布局规模,合理制定停车配建标准,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持续关心关爱“一老一小一低一贫一弱”。增进民生福祉,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落。我们要紧盯“五类人群”,大力发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建强市县托育综合服务中心、社区嵌入式托育机构、农村托育机构,扩大幼儿入托覆盖面;解决好低收入群体生产生活突出问题;落实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坚决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的底线;精准落实好帮扶措施,坚决防止冲击社会道德底线的事件发生。
民有所呼,政有所应;民有所盼,政有所为。贵阳贵安各级各部门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集中力量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满怀真情地把好事办好、办实、办到群众心坎上,就能推动发展成果更好惠及人民。
(《全力以赴强民生》由贵阳日报为您提供,转载请注明来源,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