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叶叶
开年就是开工,开工就要实干。1月初,贵阳市2025年项目谋划储备工作专题会召开,传递抓项目谋发展的鲜明导向。回首过去一年,贵阳贵安经济运行能实现总体平稳、稳中有进、进中提质的良好态势,离不开实施了一批带动能力强、经济效益好的重点项目。百尺竿头,仍需更进一步。贵阳贵安要抓好项目这一重要载体,聚焦项目干、围着项目转,把产业发展落到具体项目上,以项目之“进”支撑发展之“稳”。
近年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贵阳贵安坚持“大抓项目、抓大项目”,强化项目“谋、投、建、管、用”全生命周期服务管理,项目成为贵阳贵安经济社会发展的着力点、牛鼻子、硬支撑。今年是收官“十四五”、谋划“十五五”的承上启下之年。抓项目的成色几何,既关乎能否打好“十四五”规划收官战,也事关“十五五”谋篇布局。这就要求我们用非常之力、下恒久之功,坚持项目为大、项目为重、项目为王,落实好重大项目建设“5+3”工作机制,加快做大项目总量、优化项目存量、提升项目质量。
项目是投资的载体,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关键力量,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没有项目一切都是空谈。日趋激烈的区域竞争最终要体现在项目上,谁的大项目、好项目多,谁的发展质量就更高,发展速度就更快。大项目、好项目是稀缺资源,等不来、要不来。贵阳贵安唯有主动出击、勇于拼抢,既注重抓“吹糠见米”的存量盘活,又注重抓“未来所向”的增量谋划,方能不断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提供强支撑。
抓项目谋划,储备发展提前量。抓项目就是抓发展,谋在先才能走在前。要聚焦重大战略、政策规划、集聚平台、头部企业、群众需求,做到紧跟政策走向谋,建立“一条增量政策、一名牵头领导、一个承接部门”机制,围绕“两新”政策、“两重”项目、城市更新、房地产、物流等重点领域,把上级政策转化为具体项目;紧跟资金投向谋,紧盯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转移支付等,研究吃透资金安排的范围、条件、时序;紧跟产业指向谋,弄明白国家鼓励什么、限制什么、淘汰什么,以“1+6+1”产业为重点,打造成熟度高、命中率高、梯次跟进的项目储备库。
抓项目建设,形成发展实物量。项目千好万好,生根结果才是真的好。项目早开工、早投产就能早见效、早受益,必须争分夺秒抢进度、千方百计抓推进。要深化领导干部联系包保重点企业、重点项目机制,实行“一个项目、一个团队、一线服务、一体推进、一帮到底”“五个一”服务保障机制,推行“多评合一、多审合一”,加强资金、用地、用工、用能等要素保障,推动新建项目按期开工、续建项目按期推进、收尾项目按期建成。同时,还要坚持“投资必问效、无效必问责”,加强已获资金项目跟踪调度、政府投资项目绩效评价管理,严控低效无效投资,提升项目效益。
抓项目招引,提升发展净增量。招商引资是经济发展的源头活水,今天的招商引资就是明天的项目和产业。项目招引,既需捧出诚意,也需拿出新意,既追求“数”,也谋求“质”。一方面,要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头号任务,积极创新招商方式,拓宽招商渠道,不断提高招商引资质效,掀起新一轮招商引资热潮。另一方面,要坚持大中小项目并举,善于招大引强、招新引优,既有顶天立地的大项目,又有铺天盖地的小项目,推动形成大项目带来大产出、好项目实现好发展的良好态势。
开局关系全局,起步决定后势。迈步新征程,只要我们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战斗姿态,把稳增长、调结构、促发展的着力点聚焦到项目上,把转作风、树形象、建新功的关键点聚焦到项目上,切实做到拿项目落地说话、凭发展实绩交卷,定能进一步为贵阳贵安高质量发展夯实“稳”的基础、积蓄强劲动能。
(《以项目之“进”支撑发展之“稳”》由贵阳日报为您提供,转载请注明来源,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