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牙齿的证言》:

揭示牙齿背后的生命故事

来源:贵阳日报     2025年02月07日        版次:A07    作者:

年轮是树木的时间节律,它不仅对应着树龄,还蕴含着海量的历史气候线索,气候学家可以对树木的年轮进行计数以回溯数百上千年的环境状态。同样,动物的牙齿里也隐藏着一切有关生长、健康、饮食以及演化的历史讯息。美国作家塔尼亚·M.史密斯所著《牙齿的证言》一书,对此予以了揭示。

科学家在20世纪就已经了解,和其他任何身体结构不同,牙齿能够记录下生物体各种各样的生理节律,其周期可短到8至12个小时,也可长达季度或年。简言之:个体生命早期的细节都永久地保存在牙齿中。人类的每一天,都在牙齿形成的过程中保存了下来。理论上,在牙齿不造成磨损的前提下,这份记录能够持续数百万年。通过对牙齿的时间图进行破译,可以讲述与众不同的生命故事。

首先是揭示人类进化的历程。我们知道,人类的脑部十分巨大,生长缓慢,还对新陈代谢有很高的要求。因此,饥饿的脑部和活跃的生活状态需要高能量的饮食,需要摄入并消化多种多样的食物。人类的牙齿就像藏在口腔里的瑞士军刀:门齿能帮助咬开果实,尖利的犬齿和紧贴其后中等尖锐的前臼齿能够刺穿并撕碎肉类和植物,而齿冠低平的臼齿则帮助我们研磨坚硬的食物,如坚果。在书中,作者从牙齿的角度探究了人类的演化历程。

“让我看看你的牙齿,我就能说出你是谁。”这是法国古生物学家乔治·居维叶提出的一个很著名的观点。借助牙齿,乔治·居维叶建立起了牙齿的结构形态与功能的联系,并利用现生动物的解剖结构和行为来推断已灭绝物种的饮食结构,从而仅从牙齿就能判断其主人的身份:狮子尖利的牙齿在刺穿动物猎物时非常有用,而以种子为食的猴类则长有钝平的臼齿,能够有效压碎并研磨坚硬的物体。

其次是揭示人类的社会化进程。人类的饮食习惯与社会化进程有着紧密的关联度。随着人类的近代祖先不断完善各种切割、腌制和烹煮食物的方法,他们不再需要完美协调的门齿,就能满足每日的能量需求。现代人极速攀升的牙齿咬合不正发生率就表现得尤其明显,因为人们极度依赖处理过的食物,就不需要咀嚼表面完全重合。通过对牙齿的研究,可分析人类史前社会的集群和分层状况。

再次是揭示考古学的时间讯息。很多时候,牙齿化石都是已灭绝物种能留存下的唯一遗骸。这是因为它们极其坚韧——牙釉质中95%的成分都是矿物质,称它们是人类口腔中的化石并不为过。研究原始人类牙齿的古人类学家比研究其他部位的要幸运得多。在20世纪,已有数千枚原始人类的牙齿被发现,并保存在欧洲、亚洲和非洲的博物馆中。通过测量齿龄,科研人员可以像研究化石一样,还原其间的时间序列。

总之,牙齿这个我们每一天都会用到、再熟悉不过的器官,与我们人类的发育、演化和行为密切相关。它是精密复杂的时间机器,记录了生命的成长、饮食习惯以及演化的历史,就像大树的年轮一样清晰可见。大到人类祖先是怎样生活的、他们有怎样的饮食习惯,小到女性个体诞育下一代的时间趋势,这种“生物钟”是如何演化的……这些都能从我们对古人类牙齿化石的发现和分析中破解一二。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郑文丰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