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引导改革预期
所谓改革预期,主要是指对改革过程、改革成效、改革责任的期望、期待和诉求。
改革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合理引导改革预期,要求克服急躁情绪,不可急于求成,特别是重大改革牵涉面广、周期长,需要耐心等待。
合理引导改革预期,要求引导全党全社会科学认识短期利益与长远利益、个人利益与整体利益、显性利益和隐性利益的关系,从不同维度评价改革成效,不能单纯从个人利益偏好、个人利益满足程度来评价改革成效。
合理引导改革预期,要求强化全党全社会改革的责任意识,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调动人民自觉参与改革、投身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人民应自觉担负改革的责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合理引导改革预期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将道理讲清楚,将政策讲明白,赢得人民对改革的思想认同和情感认同,不能采取简单粗暴的办法。当然,合理引导改革预期不能成为议而不决、决而不行,无端拖延改革的借口,更不能成为漠视群众利益甚至损害群众利益的理由。
陈金龙 学习时报
从春节消费看内需潜力
中国市场有多大、内需潜力有多大,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交出了亮丽答卷。文旅消费“热气腾腾”、各大商圈财气人气双升、电影票房创出新高,是我国经济持续回稳向好的清晰信号;人们消费意愿的提升,更意味着消费市场还有更多蛰伏的潜力。
设法释放内需潜力,才能转化成为发展动力。关键在于通过一整套相互配合、协同联动的政策举措,统筹推进传统消费提质升级与新型消费培育壮大,统筹推进做优增量和盘活存量,推动提振消费与扩大投资相互促进,推动供需在更高水平上实现良性循环。
内需潜力的释放、动力的转化,势必依靠推动更深层次的改革来实现。大力提振消费,提升消费能力、意愿和层级,也必须加快破除制约消费的体制机制障碍。当前,消费市场还有一些观望情绪,一些新型消费模式仍在探索中前行,供不应求与供过于求的情况并存,我国经济运行仍然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要发挥好改革的突破和先导作用,依靠改革清“淤点”、通“堵点”、连“断点”、解“难点”,畅通产业循环、市场循环、经济社会循环,加快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还要更加突出就业优先导向,提升社会保障水平,改善社会整体收入预期,增强能消费、敢消费、愿消费的底气。
金观平 经济日报
(《观点聚集》由贵阳日报为您提供,转载请注明来源,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