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2月10日,贵阳经开区纳入市级节后复工复产统计范围的86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部复工复产。
为推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按时复工复产,贵阳经开区按照《贵阳贵安关于抓好2025年一季度工业经济“开门红”及春节后复工复产帮扶工作的通知》要求,督促各相关部门压紧压实责任。在春节前认真开展复工复产摸底工作,掌握企业情况;节后第一天,立即开展企业复工复产服务和督促,强化“日监测”“日调度”,加强对企业生产经营情况的监测和分析,及时掌握企业复工复产最新动态。
复工复产以来,该区全力抓调度,做好企业服务保障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全省抓产业抓项目抓招商推进会精神和全省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推进会精神,把推动企业复工复产作为节后首要任务,努力推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速、增产、增效。经开区党工委、管委会主要领导带队深入企业生产一线走访,详细了解企业在复工复产、产品销售、年度计划等方面的情况。
同时,经开区各相关部门主动靠前服务,深入了解企业诉求和存在的难题,助企纾困解难。通过“一企一策”,加大企业帮扶力度,促进惠企政策进一步落地落实,强化要素保障,推动企业开足马力、满产达产,最大限度释放产能,多举措帮助企业增强信心、提升预期、大力发展,全力实现一季度“开门红”。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黄菊)
本报讯 春节假期后,贵阳高新区企业纷纷吹响复工复产号角,以饱满的热情投入生产,奋力冲刺“开门红”。截至目前,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复产率达100%。
在贵州航飞精密制造有限公司,伴随着庄严的国歌声,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全体员工肃立注目,一场隆重的升旗仪式在公司行政办公楼前广场举行,象征着贵州航飞精密新一年工作的正式启动。
在春节假期就已提前复工复产的贵州雅光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机器快速运转,工人们正忙碌作业,经过焊接、刻蚀、封装测试等工序,一批批比头发丝还细的二极管被加工制作出来。
“开门红”离不开“开门安”,在贵州威利德制药有限公司,企业以一场聚焦安全生产的会议为复工复产系上“安全带”,通过讲解安全生产要点,列举真实案例,进一步强调安全生产的重要性,确保复工复产工作安全、有序、高效推进,为新一年发展起好步、开好局。
目前,贵阳高新区61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已全部复产。为确保全区经济运行开好局、起好步,贵阳高新区按照“一企一策”的原则,迅速做好企业复工复产工作,围绕全年目标任务,把握时间节点,精准调度工作,及时发现问题、沟通协调、督促整改,针对企业在复工复产中遇到的“急难愁盼”问题主动靠前服务,及时有效解决企业在就餐、住宿、交通、用水用电等方面的需求,为企业生产运行、项目建设创造有利条件。
在紧锣密鼓推进复工复产的同时,贵阳高新区将安全生产摆在突出位置,积极指导企业做好安全功课,制定复工复产方案,做好复工复产前重大隐患排查和风险防控自查自纠,并认真组织员工进行教育培训考核,强化现场安全管理,多措并举筑牢企业安全生产防线。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杨婷)
(《经开区高新区规上工业企业 全面复工复产》由贵阳日报为您提供,转载请注明来源,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