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2月11日,记者从全市医保工作会议上获悉,2024年,贵阳贵安29家定点医疗机构和超1800家定点零售药店接入电子处方流转平台,全年基本医疗保险职工门诊统筹享受待遇1195万人次,医保支付10.16亿元,个人账户代缴城乡居民保险6921.17万元。
近年来,贵阳贵安广大群众对医疗保障政策的认可度和知晓率不断提高,参保人数稳中有升。截至2024年底,贵阳贵安参加基本医疗保险457.04万人(职工174.26万人,城乡居民282.78万人),其中城乡居民集中参保期内参保278.23万人,完成率为102.67%,排名全省第一。
2024年,贵阳市进一步落地执行国家药品目录;落地执行全省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异地就医住院待遇,包括临时省内异地住院和临时跨省异地住院起付标准、支付比例;健全职工门诊统筹保障机制,个人账户共济范围进一步扩大到职工近亲属;进一步完善倾斜救助政策,做好低收入困难群体医疗救助工作;配合做好基本医疗保险省级统筹工作。
2023年10月起,贵阳贵安首次将灵活就业人员纳入生育保险保障范围,可申领生育补助金;首次明确将城乡居民参保人员产前检查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报销范围;提高城镇职工产前检查报销标准,以及优化生育保险便民服务。2024年,政策效应全面显现,城乡居民医保生育医疗基金报销1027.46万元;职工生育医疗基金报销24313万元,生育津贴总支出67981万元;灵活就业生育补助金总支出378万元。
去年,贵阳贵安持续拓展医保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医疗救助资金累计资助“四类人员”13.45万人参保,金额达2406.15万元;贵阳贵安乡村振兴特殊人群看病就医61.45万人次,经“三重医疗保障”报销医疗费用3.74亿元;共反馈预警监测2.01万人次,纳入医疗救助429人,救助金额408.62万元,民生兜底成效更加凸显。
今年,贵阳贵安将加快推动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加强职工医保门诊共济保障机制运行监测,做好定点零售药店纳入门诊统筹管理常态化工作,严格落实城乡居民分类资助参保政策,严格执行“三重医疗保障”待遇标准,及时开展防止因病返贫致贫风险监测。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商昌斌)
■相关新闻
全市1490家医药机构上线“刷脸”支付
本报讯 2024年,全市医保系统优化便民服务举措,投放30台全天候自助终端设备,涵盖38个高频服务事项,并延伸到4家国家区域医疗中心;1490家医药机构上线“刷脸”支付,53家医药机构开通移动支付,上线家数、结算笔数、结算占比均列全省第一。
去年,全市医保系统创新服务“高效办”,推行医保、社保“一网通办、一窗通办‘2+2’”模式,49个事项实现“全省通办、一窗通办、一网通办”,办理业务17万件,接受咨询4万人次,群众满意度100%。
在下沉服务“就近办”方面,加快推进“15分钟医保服务圈”建设,持续完善“市-区(市、县)-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经办体系建设,将9个高频业务下放至148个乡镇(街道)办理,7个业务事项下沉1711个村(社区)办理,覆盖率100%,让城乡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医保服务。
在服务先行“上门办”方面,创新实施“医保服务+企业之家”工作模式,从“窗口办”变为“上门办”,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收集企业需求,提供定制化服务,为多家企业提供帮办、上门办等全方位、多层次医保服务,助企纾困解难。
在异地就医“省心办”方面,3500余家定点医药机构实现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50多家医院开通“10种门诊慢特病”异地直接结算。2024年,直接结算173.41万人次,基金统筹支付5.8亿元,结算率99.71%,进一步减轻群众异地就医负担。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商昌斌)
(《去年贵阳贵安超千万人次 享受职工门诊统筹待遇》由贵阳日报为您提供,转载请注明来源,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