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第十五次全省民政会议即将召开,2月11日,省民政厅举行“贵州民政这五年”新闻发布会,全面介绍五年来贵州民政兜底线、惠民生,在“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
在健全社会救助体系方面,五年来,贵州不断完善“8+1”社会救助制度体系,兜准兜牢民生底线。全省共认定监测低保边缘家庭成员35.6万人、刚性支出困难家庭成员17.9万人。连续实施低保提标,目前全省城乡低保平均标准分别达778元/月、6818元/年。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普遍达到或超过当地城市低保标准的1.3倍,全省平均标准达1061元/月,较2018年增长27.4%。同时,贵州创新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困难移民一次性临时救助,共向154.6万人次发放救助金23.1亿元。
在不断健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方面,推动出台《贵州省养老服务条例》《“十四五”贵州省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等政策法规。争取中央资金4.4亿元,累计建设14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1.2万张家庭养老床位,提供2.3万人次居家上门养老服务。目前,全省运营的社区养老服务站有1330个、老年助餐点198个。积极发展农村互助式养老服务,目前全省运营的农村幸福院有1010个。
“十四五”期间,贵州累计完成3.09万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调剂使用超长期特别国债和省级配套资金共1.05亿元,用于面向全体老年人的居家适老化改造消费品以旧换新活动。
在不断完善儿童福利政策制度方面,连续5次提高孤儿基本生活保障标准,全省集中养育和社会散居孤儿基本生活保障标准分别从1500元/人·月、1000元/人·月增加到1900元/人·月和1400元/人·月。将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纳入医保全额资助范围,并参照特困人员享受相应医保报销和医疗救助政策。2021年以来,累计投入8800余万元实施孤儿助学工程,惠及8800余人次。统筹财政资金和慈善资金1652万元,实施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助学工程,惠及3118人次。深入实施“孤儿医疗康复明天计划”项目,累计为538名孤儿提供手术治疗,开展健康体检5101人次,组织121名在院重残孤儿进行集中治疗康复。
五年来,贵州支持16家儿童福利机构实施优化提质工程。实施“童伴妈妈”“慧育希望”“春晖妈妈”等公益项目,受益儿童200余万人次。累计补助基层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建设补助资金1.15亿元,支持村(社区)儿童之家建设。全省1510个乡镇(街道)、1.8万个村(社区)实现儿童督导员、儿童主任全覆盖等。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曾秦)
(《贵州民政 交出“五年答卷”》由贵阳日报为您提供,转载请注明来源,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