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省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深入实施“六六就业稳岗计划”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意见》,从六方面推出具体举措,以完善就业促进工作机制,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支持重点群体就业创业,维护劳动者权益,促进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
坚持就业优先导向。将高质量充分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先目标,强化宏观政策协同联动,健全就业影响评估机制,构建就业友好型发展方式。围绕“四新”“四化”“六大产业基地”“富矿精开”等战略布局,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大力拓展数字经济就业新空间。组建省内外就业培训联盟,推动区域间就业联动。
着力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深化技工教育与职业教育“双认证”,强化人力资源供需匹配。实施技能贵州行动,加强技能培训平台建设,全面实施以岗定训,构建以市场化培训为主导、行业企业自主培训为主体的职业技能培训供给体系。全面落实“新八级工”制度,实施职业院校“学历证书+技能等级证书”制度等。
抓好重点群体就业。完善事业单位招聘当年度高校毕业生政策,加强高校职业指导(就业服务)站建设,扩大求职能力实训规模。加强特色劳务品牌建设,实施“返乡创业小老板、返乡技工”工程,推动创业就业从出远门向近家门转变。建立与新就业平台头部企业沟通协调机制,支持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健康发展。鼓励优秀退役军人到党的基层组织、城乡社区和退役军人服务机构工作,健全生育保障、普惠托育、就业扶持等支持体系,支持妇女就业创业等。
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持续加强省外劳务协作站建设管理,构建一体化服务工作机制,推动外省黔籍务工人员一件事“异地办”。夯实省内就业服务基础,以县级就业公共服务机构为中心,健全县乡村三级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区域性行业性零工市场、功能化便捷化零工驿站,打造“家门口”就业服务站、“15分钟就业服务圈”。推进部门数据共享,主动将政策和服务精准推送给帮扶对象。
提升就业权益保障水平。消除地域、身份、性别、年龄等影响平等就业的不合理限制,健全就业歧视救济制度。完善劳动者工资决定、合理增长、支付保障机制,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加强最低生活保障动态管理,全面落实就业成本核算抵扣、低保渐退政策。
凝聚就业工作合力。相关部门要坚持“管行业就要管就业”,推进本部门本领域重点任务落地。每年根据高质量充分就业工作情况,推选一批就业工作先进地区。定期分析人力资源市场供求关系,防范化解规模性失业风险。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张薇)
(《六方面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由贵阳日报为您提供,转载请注明来源,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